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023-03-11 22: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文化建设,主要,校园,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虽然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信仰、教风和学风 方面,但校园文化建设却不能仅仅从这些方面着手,因为影响这些方面的因 素很多,决不仅仅限于精神方面。具体来说,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包 括如下的内容:

一、 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 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设,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 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有人把这些称为显性校 园文化。

(1) 校园建筑。如果是新建学校,校址最好选在较为洁净和宽敞的地方, 围不要有太多的商店,特别是应该离集贸市场远一些。学校的建筑应力求体 现某种风格,或朴素,或典雅,或造型别致。尽可能避免设计成“火柴盒”式 的传统校舍,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印象。即使是老校舍,也要力求体现特色, 如在走廊、墙壁、楼梯旁等场所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小装饰,给人一种和谐悦 目的感觉。

(2) 学校标识。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最好有白己独特的标 识,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识一方面突出了学校的整体 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 校容校貌。如果说学校建筑是学校的身体的话,那么,校容校貌就构 了学校的外貌。对校容校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学校的整洁、干净和卫生。第 二个要求是校舍内部如教室、走廊等的装饰和布置。校舍的装饰布置要富有教 育意义,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味,还要考虑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目 前较普遍的做法是布置名人像、语录牌、科学家照片、学生白己的作品等。也 可设想一些其他的风格,如张贴一些美丽壮观的大白然风景图片,以增强学生 对大白然的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4) 校园绿化。绿化、美化校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改善学校 环境,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而且也能给人一种美的熏陶,激发良好的情感 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师生员工的学校生活品味。学校要尽可能做到校 容校貌整洁优雅,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校园绿化要和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要提倡白己动手建校园,这样学 生才会爱惜绿化成果,同时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二、 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校园文化 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规范学校成员的行为,告诫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 么。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白然离不开必要的制度。 (1)机构设置 学校机构设置不仅仅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也是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如,中小学一般都要设立党团组织、学生会、少先队、运动队以及各类文艺 团体,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它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保 证,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就是通过这些机构组织实施的。

(2)规章制度。校园


文化建设必然要涉及这样一些问题:学校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需 要师生采取哪些行为方式,用什么样的规范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保 持行动的统一和一致性需要一套什么样的规定或原则等,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制定。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也与学校的制度息息相关,即优 良的学校制度滋润了优良的校园文化,而优良的校园文化又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由此可见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 的形象、个性、风貌往往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出来。

(1) 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

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 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不过,优良的校风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育和实践。建立优良的校风有多种途径, 其中确定校训是一个见效快而又方便易行的方法。像“勤奋进取、求实创新” 这类校训,就简明精炼,便于记忆和接受。其他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如校庆 活动等来培育和强化校风。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教学风格。 中小学一般都倡导严谨治教、敬业爱生的教风。为培养良好的教风,学校要花 大力气创造各种条件,如经常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 会,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等。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 习惯、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也像校风、教风一样,对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树立勤学好问、刻苦 钻研的学风,学校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同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 范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总之,校风、教风和学风集中代表了一所学校 精神文化建设的程度,每一位校长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2) 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在中小学经常进行各类典礼和文化活动,这对 形成校园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活动包括三种类型:文化学术型,如 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文学书社、英语俱乐部等组织的论文比赛、讲演会、报告 会等;文体娱乐型,如开展学校艺术节、体育节、节日联欢、春游、野餐及其 他晚会、竞赛等活动;社会实践型,如举行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 学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 诸多活动形式中,仪式和典礼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校 园文化表达方式,学校对此要特别重视。学校常见的典礼活动有开学典礼、毕 业典礼、各种授奖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

(3) 学校人际关系。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校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教师之

的关系、师生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周工作效率, 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大力改善学校中的沟通 渠道,充分发扬民主,信任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追求一种认识上统一、感情上 融洽、步调上一致的人际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94d12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