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读后心得

2022-03-21 04:33: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核心素养”读后心得》,欢迎阅读!
读后,素养,语文,核心,心得



语文核心素养”读后心得

史孝风

一直沉湎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备课,上课,改作业,一直也从未认真思考

梳理自己的语文教学的长远目的性,盲目地忙碌,工作,今天,读了“语文核心素养”这则材料,让我思考良久,仿佛有人把我从熙熙攘攘的纷乱的环境中拉出来,让我静下心来,来冷静地思考我一直从事的语文工作到底其本质如何,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该怎么做。

首先,文章指出,语文是语言学科,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即

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内核是语言层次。也就是说,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我记得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曾有这么一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看来这两句话有很重要的相通之处,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所谓语言层次,即是说语文是具有工具性的,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培养学生的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语文这一语言工具,是最基础的,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也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所在。读到这里,我想,这些年经常考试的一个题型“综合性实践活动”,即是考察学生的语的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可是,我头疼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每天日常的口语交流为什么都流畅无阻,而为什么一上升到书面语言这个层次就会语无伦次,出现语义不通,病句连篇的现状?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训练,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以后要在这一方面做更具体更细致的工作。

文中还谈到: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圈子,即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把中国

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全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包容进去了。这些优秀作品,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包含了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更丰富的内涵。我想这一点意在强语文要博采众长,吸其精华,然后有机糅合,成为自己的思想,或引导自己的思想。。我觉得,文章的作者在这个层次,强调的是语文的知识和思想的积累。这一个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因人而异的独创性的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同是读《红楼梦》,收获大有不同。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每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消化和吸收因人而异,甚至截然不同。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由此,我想起一句话,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两者息

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和由此形成的品性和价值观都能在语文学科中找到他的思想的痕迹。一个生活富裕经济阔绰的学生和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的对生活的感受绝不会相同,因此,他们文学文章的感触也绝不会一样。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核心素养里,也绝不能忽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语文是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想折射,对生活的思考,而作为读者,在接触语文第二层次时,则是对语文学科的再创造,有深深的个人痕迹。也正因为这一点,才会有异彩纷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语文才更有它的学科独特性。

谈到语文的第三个层次,即文化和哲学层次,我觉得是对语文学科在提高审

美意识和训练思维能力的同时,对读者的一种内化作用,提升作用。即对人的思想和生活价值观的影响层面。这个层面,也就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谈到的人文性,是以前面两个层次为基础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第一层次入手,牢牢坚守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属性,以语文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过于花哨的表演形式,华而不实的架子,是可以去除一些的,时尚可以,但不能喧宾夺主,要回归本位,保住本色,做好分内的事情才是最主要的。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当然,这也是需要方法的。

总之,通过此次学习,犹如在我的脑际间吹过一阵清爽的风,促我警醒,让

我深思,让我获益匪浅。



语文核心素养”读后感

史孝风 孙杏村镇中学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1bb7f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