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管理者的四大误区

2022-05-02 16:4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摆脱管理者的四大误区》,欢迎阅读!
管理者,误区,摆脱,四大

摆脱管理者的四大误区



摆脱管理者的四大误区

最近我常常接受邀请到企业做一些专题培训。主管们抱怨得最多的是:千里马难寻员工的素质不高,工作被动。这让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的场面:监狱发生暴动,新闻记者访问州长有什么改善措施,州长回答道:我们的监狱永远不会变得更好,除非进来的犯人的素质可以提高。认同这种态度的管理者,常常把员工的失败归咎于员工的个人问题,而很少检讨自己管理工作中的失误。

失误一:管理者和员工都不清楚该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是什么

一位新上任的部门经理,三个月内换了几任秘书,每一个秘书都对接手的人抱怨说这位经理太难侍候,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满意。有一天,这位经理问我到哪里才能招到一个好秘书。我问他:你认为一个好秘书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他说:应该尽职尽责,自觉主动地做好份内工作。

我请他将秘书的职责和份内工作一点一点地写出来,这位经理写了几点便写不下去了。才发现,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秘书该干些什么,因此,他请的秘书常常闲着不知道干什么也是很正常的。

我建议这位经理去请教一些资深经理,将秘书每天、每周、每月的例行工作列成一张职责表,而且将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写出来,然后,拿着这份职责表跟秘书探讨能否胜任,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管理者的基本责任是:列出下属员工的工作职责表,它告诉员工你对他的工作期望是什么,同时你也清楚,你对员工的工作期望是什么。 失误二:管理者不了解员工在做什么,对员工产生猜忌 在办公室里,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幕:

上司:我真不知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交代那么点儿小事都做不好。 下属:我在做


上司:什么?!这些事要花那么长的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场面发生,我总是要求下属写工作日记,即每天下班前花15分钟将当天所做的事用流水帐的方式记录下来。尤其是做行政事务性工作的员工。我喜欢跟他们说以下这番话:















企业掌门人如何员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它只能附着在其他组织要素上加速企业价值的创造。那么作为企业掌门人如何员工管理呢?详情请看以下信息。 一类是老板,一类是打工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断事物自然不同。前者往往诉说他的企业没有人才,后者总是抱怨他在企业不被重视。站在各自的角度,他们说的都没有错。把他们的话放在一起比较,虽然不能说谁对谁错,但互相矛盾则是一定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我听老板表达时,并无员工在场;在员工诉说时,老板也不在旁边。 我是搞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当我宣讲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好处时,总是强调员工人人都是人才,只是企业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提供员工发展的舞台。当我向老板描述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后,他的企业会造就大批的人才时,老板是动心的。但当我告诉他规范化管理应该如何如何进行时,他的故有观念就暴露出来了:这件事暂缓,那件事挪后,因为我的企业还没有胜任的员工。 我曾经和一位刚刚做了孩子妈妈的80后聊天。我说你的工作岗位本来可以负责更多事情,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她说,企业对我们年轻人不放心。您说的这些事情从来不让我参与。我问了她一个具体问题:假如你是老板娘,你会让产品堆积在仓库三年甚至五年也不处理吗?她急红了脸说:如果是我自己的,我早就处理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传统国度里,年长者们似乎从来没有中止过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眼下对80后、90后的指责与不放心的表现尤甚。为此,一百年前,梁启超写下了《少年中国说》,呼吁国人重视少年!似乎中国人读此文章的不多,梁先生的观点被认可被继承的并不多!最近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发出倡议说,我们对80后、90无须指责,只要我们做好榜样就行。 说到80后、90后,也无非是说我国改革开


放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没有吃过苦、受过罪,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是享受的一代,是不能担当的一代。诚然我们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不能不承认我们给他们背负了过多的精神负担!我们自己吃过苦,就不想让孩子吃苦;我们贫穷过,就不想让孩子贫穷。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房子,我们就给他买房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有车子,我们就给他买车子;看到别人的孩子出国,我们就给他办护照反过来,我们又责怪孩子:你咋就不给我省心呢?他们像花儿一样被我们禁锢在自己设置的花园里,像过山车一样被我们安放在固定的跑道上。我们折断了他们飞翔的翅膀,反过来又责怪他们不思进取!我的能吃苦能受罪的同代人,你们说是这样吗? 就是我们这些事业有成的老板们,你又何尝不是从年轻时一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走过来?是的,年轻人没有经验,比不上你能吃苦,比不上你负责。可是,如果你不交给他重担,他又如何吃苦?如何增长经验?是的,他还年轻。与你相比,他永远年轻。难道说让年轻人也与你一般年纪,你才放心?很显然,你四十,他三十,比你年轻;你五十,他四十,也依然比你年轻!如果你不把年轻人放在重要的岗位,让他在岗位工作中锻炼,你就永远找不到满意的人才! 想想我们自己,谁不是从二十、三十走过来?在你一生中,什么时候最有激情?什么时候最有冲劲?难道不是二十、三十岁时期?难道我们当初被人压制过,今天就一定也要压制年轻人? 人才只有在工作中锻炼、在工作中培养、在工作中成长。过去讲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今天我们应该说在工作中学习工作,在工作中培养人才。给年轻人成长的舞台,就是给你的企业发展的未来! 今天多种产品消费的主力就是80后、90后,他们比我们更懂消费者心理,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也许他们比我们做得更好!

。因为行政工作大多是琐碎单调而且是重复的,每天忙忙碌碌,却见不到成效,不像做业务,有数据可以说明成绩。如果做对了99件事,没有人会提起,但做错了一件事,大家便会牢牢记住。假如大家问你到底忙些什么,你真的还想不起来多少。因此,写工作日记尤其重要。开始的日子我会定期看工作日记,假设我对某位员工的工作表现不满,我会通过阅读他的工作日记,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再找他谈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241ae9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