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2023-11-30 12:2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青年诗人群:是指文革期间地下诗歌创作的一直主力军,他们重新思考人生,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多以手抄本和油印为主,广为流传。代表:白洋淀诗人群、贵州诗人群 2、白洋淀诗人群:是指文革期间最具代表性的诗人群体,他们以河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情为创作主体的相对独立的诗歌群体。包括插队的知情:芒克、多多、方含等,以及北京城里的知识分子:北岛、食指、江河等。他们整体表现出严重现代性的创作追求,重视心理世界的挖掘,大量采用象征、通感、蒙太奇等写作手法,体现了对现实世界的问诘和怀疑,对人的生存、灵魂的归宿以及人的命运的思考。如:食指的《相信未来》

3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诗坛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流派。“朦胧诗派”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他们以其独立有呈现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业绩形成了一个“崛起的诗歌群体”。他们善于通过琐碎的意向来含蓄的表达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和鄙弃。开拓了现代诗的新天地和新空间。带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

4伤痕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现象。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期间知情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表现了文革十年对人们带来的伤害,反映出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5、现代派:是指那些侧重于表现现代人荒诞性存在的作品,表现在对意识流小说手法和技巧的借鉴,虽然已经出现非理性、异化、荒诞等主题因子,但这大多都是对“文革”现实的变态反应,并不是从哲学角度思考出发的价值观、艺术馆意义上的现代主义。

6、第四次文代会:是指197910月到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的文艺政策,还确立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新时期文艺基本方向和政策。这次文代会的召开,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7寻根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文坛上出现的“寻根热潮”作家们致力于传统思想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用现代意识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

8、四五诗歌运动:是以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导火线,以控诉四人帮为目的的政治性、群众性文化运动,因以“诗歌为武器”,所以又称为“天安门诗歌运动” 9、反思文学:是指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文革”的谬误本质,从一般的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其目光深邃、清醒,主题更加深刻,具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二、解答题

1 高行健的戏剧:

高行健的实验话剧:1982年到1986,这五年时间里,发表六部作品都是对现代戏

剧讨论的时间和推动。如:《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绝对信号》开启了中国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先河;

高行健对戏剧的创作探索激情和对东西方文化戏剧理论的分析是同步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戏剧理论,对立了开放、宽容、自觉地现代戏剧意识; 他反对中国话剧艺术理论中长期形成的“戏剧是语言艺术”的传统意识,提出“完

全的戏剧”概念,着一概念包括两个特征:综合性和剧场性。他还十分重视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性;

他创造的自由时空的艺术追求,打破了传统的“三一律”和“第四堵墙”,走向更

广阔的天地;


高行健追求立体、开放、多层次、多线索的艺术世界。他以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国传统戏曲作为双重底蕴,其中丰富的戏剧理论和大胆的艺术实践成为中国话剧突破桎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

2 新写实主义小说: 兴起的原因:

寻根文学对民间世界的发现激发了创作者们对民间社会的热情; 对先锋文学疏离大众,过于现代派的校正和反驳; 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冲击和刺激 主要内容:

卑微人物的卑琐人生,吐出他们窘迫的生存状态;

对芸芸众生庸常的生活的描写常常突出其中执着的生命状态,以及对生活的体验、

生存的体验,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对家长里短世俗生活的续写中,努力展示人们灰色的精神状态,虽然没有传统的现

实主义直露。 艺术特色:

庸常的平时叙写;

生活流式的叙写结构; 世俗的平易语言;

形成自然悲惋的审美风格;

390年代的文学价值的裂变,背景和思潮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文学体制的改革,作家“下海现象” 知识界对于“现代化”的态度变化 商业思潮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冲击; 文学失去啊哈会效应,进入平静而寂寞的发展时期;文学失去话语中心,开始边缘化;

商业大潮突起,精英文化受挫;后现代主义对知识分子中心话语的消解。 4、郭小川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有强烈的时代感,处处表现出革命战士的风貌

第二:语言运用具有独创性,他在吸收古典诗词、名额和群众口头语营养基础上把哲理和形象、抒情与叙事描写结合起来,把明朗与含蓄、粗犷与细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三:新辞赋体,有意将几个短句结合起来,组成一个长句,每节的字数大体都在二十字左右,诗节行数也有一定的规律,有四行一节《蔗林—青纱帐》 总体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这里的火花。——贺敬之 5、老舍《茶馆》的艺术特色:

⑴用侧面和小人物展示出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并把描述范围规定在裕泰茶馆这一小社会中; ⑵新旧社会的对比是结构作品的方法,对光明合理的社会的期待是作品的潜在因素,也是坐着的历史观。对旧时代北京社会的熟悉,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温婉而幽默的表现出对人性的关注;

⑶人物具有象征意义,如王立发的自杀就预示着改良主义的失败;

⑷高超的生活概括技巧和精巧的艺术结构;

⑸极富表现力的精纯语言,戏剧语言的动作化、口语化、个性化,同时又延续了老舍一贯所独有的京味儿的幽默讽刺特色。 三、莫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30910a0740be1e650e9a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