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音乐《送别》教案

2022-10-30 05:01: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上音乐《送别》教案》,欢迎阅读!
送别,教案,音乐

四上音乐《送别》教案

学情分析:

本届四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好,乐理知识扎实,识谱能力较强,在课堂演唱中能注重发声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内容: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用悠长的气息、合适的力度、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提高音乐表现力,增强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揭题: 1、寻找离别古诗。

师:人间有一种最难舍的感情,就是“离别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你知道哪些描写离别题材的古诗呢?

生:个别朗诵。师:唱后半句。 ★唐·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欣赏《送别》MV

1)师:掌声送给几位诵读的同学。我唱的好听吗?同学们,关于送别的诗词有很多,关于送别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这样的歌曲,欣赏。(播放视频)注意歌名、作者、速度、情绪。 2)好听吗?好听在哪里?

3)说说歌名是什么?词曲作者是谁? 3、了解“学堂乐歌”及李叔同。


师:为什么作词是中国人,作曲是外国人呢?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中国开始开办新式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创新曲调。中国近代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送别》就是创作于那个年代的学堂乐歌。 *(光盘)《送别》是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先驱”的音乐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学堂乐歌作品。他根据美国音乐J.P.奥特威所作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谱,改填歌词而作。一个世纪过去了,多少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曲早已被人遗忘,然而李叔同改填的这首《送别》,却一直为人们所传唱,依然保持着新鲜的艺术生命力。该曲曾被电影《城南旧事》引用。(吉他弹唱:浦承斌)

*(课本)李叔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艺术大师,艺术造诣深厚,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实的全才。他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从引进外来曲调,填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开始,探索现代新音乐的发展道路。《送别》就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手势朗读歌词。(配乐朗诵:全班) 4、揭示课题。

师: 《送别》这首歌是李叔同送别一位好友时所写,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切,深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忧伤。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这首《送别》

三:新歌教学:

1、初听录音,完整感受。

2、古筝独奏: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情绪。婉转悠长的旋律更加深了的忧伤之情。

3出示歌谱,下面我们一边画旋律线一边用wu哼唱旋律,再次体会歌曲的忧伤之情。

4、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5、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

6、第一、二两个乐句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心中惆怅、忧伤,声音应该怎样(轻柔、连贯)?力度?(稍弱)第三乐句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加上渐强、渐弱记号演唱,第四乐句重复了第一乐句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就像依依不舍地看着朋友渐渐远去,渐慢、渐弱处理。 跟伴奏演唱。 四、拓展表现: 1、欣赏《祖国歌》。师:师:李叔同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荡人心魄,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充满了豪言壮语与爱国激情的《祖国歌》是他编写的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立志爱国的最好体现。 2、比较分析:《祖国歌》也是李叔同的作品中的一首名曲,它也是一首学堂乐歌代表作,咱们从歌曲的速度、情绪来欣赏比较一下,它与《送别》的风格有何异同?

歌曲

曲调

速度

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9a9498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