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23-04-03 14:3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欢迎阅读!
北师大,下册,语文,年级,小学

《雨铃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下册第10单元中的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诗歌采用简洁、生动而充满童真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过描写雨的声、形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发展思维水平、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据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美、语言美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水平为宗旨,实行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课前教师带着学生做《铃儿响叮铛》的律动,以这首动听的乐曲引出课题,并对课题质疑,激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急切心理。这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诗歌。后请学生说一说,听了这首诗歌,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个环节,使学生对诗歌中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实行描绘。其实,无论是想像也好,描绘也罢,都是对学生创造水平的一种锻炼。 二、指导朗读,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发挥其创造才能,读书是一个必要的手段。但如何读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达到使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美的目的呢?教师安排了以下几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感受雨的世界。 2.四人小组商议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

3.全班交流。请发言的学生用小组商议出的方法来读一读诗歌。教师随机指导。 4.同桌互读,读出美感。 5.集体配乐朗读诗歌。

三、从对雨声、雨形的描写、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水平。

紧扣诗歌中“沙沙”和“丁零当啷”这两个词,教师导入下一环节,抓住雨声、雨形的特征来给雨起名字。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设计以下几个步骤: 1.听雨声,说描写雨的拟声词。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各种雨的声音,学生倾听后说一说都听到雨发出什么样的响声。 【学生当堂想出形容雨的声音的词可能十分有限,可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表示雨的声音的词,搜集的过程实际就是告诉学生积累词汇的方法。 2.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说一说雨的声音像什么乐器或物体发出来的? 3.给雨起名字。 在教师出示课题时,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总的都是围绕雨和铃铛之间的关系发问的。教师并未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从读中去寻找答案。在此,教师将


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又抛给学生,请他们自己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雨叫做“雨铃铛”“雨”“铃铛”有什么关系?接着,教师用刚刚学生说出的雨的声音像什么乐器或物体发出来的声音,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给雨起名字。如:教师听有的学生说雨声像炒豆子的声音,那教师能够给雨起个名字,叫雨豆子。请学生小组商议后再实行全班交流。

【这时,学生给雨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真可谓五花八门、丰富精彩。有些甚至连成人也无法想到,如:雨钻石、雨项链、花瓣雨、草莓雨、雨珍珠、雨琵琶、雨琴、雨帘,等等。也有的学生起的名字虽然不好听,但能说出他自己的理由,也是应该肯定的。 四、循序渐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但假如就此结束,学生的创造水平还没有真正挖掘出来。教师这时用诗歌中最后两行做导入,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引起什么变化?而这个切都是为最后一步----编儿歌打基础。当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说出春雨会落在小河里,小鱼游出了水面;春雨落在土地上,大地都披上了绿衣裳;春雨落在花儿上,花儿乐得直点头。还有春雨落在池塘里、落在小草上、落在大海里,等等。此时学生已经作出了美妙的诗篇。教师只要再稍加引导,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出色的小诗人!

在编儿歌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体会了合作学习的轻松与乐趣。相当一局部学生编的诗歌十分出色,如:“小雨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小雨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滴沥,滴沥,下雨啦!春雨落在土地里,种子发芽了。春雨落在小河里,小河长高啦!“淅沥沥,淅沥沥,春雨洒在花朵上,花儿都笑啦!”甚至有些学生回家将自己编的儿歌用笔主动写了下来,虽然是汉字加拼音的短短几句话,但说明了学生对自己编出的儿歌是多么地重视和喜欢。 课后反思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像力需要保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假如能时刻注意到这个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水平。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b6dc94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