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孟子标示理想人格内涵的用语

2023-02-11 20:30: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丈夫 孟子标示理想人格内涵的用语》,欢迎阅读!
孟子,大丈夫,标示,用语,人格

大丈夫(孟子标示理想人格内涵的用语)

“大丈夫”是孟子标示理想人格内涵的用语。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丈夫气概和“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是对立的,体现了孟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表现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独立人格的觉醒,发扬了儒家以“天下”为怀的入世济世精神和做人处世的坚定原则。孟子把孔子关于“匹夫不可夺志”的“尚志”精神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守死善道”态度加以继承发展,形成“立志”与“行道”的大丈夫精神。其核心是一旦认定正义在己之后,就始终不渝,不为处境变化而改变,不受外力所曲挠。孟子类似的论述还有:“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因此,大丈夫之论既是做人情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支柱。这种理论和《礼记·中庸》的慎独之说结合在一起,成为儒家道德修养论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d0ebb8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