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22-12-27 06:01: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欢迎阅读!
李清照,人教,必修,教案,语文

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4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宋代著名 婉约派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易安体 ",词作有《 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整体感知





上片: 秋凉情景 下片: 重九感怀 【课堂探究】

1、上片中有个词眼,请找出、并赏析。

或者。这两字,一内一外,前后呼应,透现出的是心灵深处的孤独凄凉,这种情感在下片又含蓄地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和强化。 2 《醉花阴》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表达对作者思夫之愁苦,与重阳无人陪伴的凄清。(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醉花阴》表达感情的方法是什么?



1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的写法,多白描。 4、选取的意象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选取了雾、云酒、瑞脑、金兽;玉枕、纱橱;重阳、黄花、秋风、黄昏几个意象,

词中的意象够组成的画面是:白天漫长,气候变凉,夜里寒凉,西风不断吹卷窗帘,菊花正放的典型秋季自然现象突出秋的节令特点,含蓄表达自己的愁情。 5《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凄清寂静的意境。 6、为什么最后三句特别让人推崇?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里,人似黄花瘦一句是警句,字是词眼。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妻感情甚笃。由于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菊,独自一人,更添惆怅,更觉失魂。字和首句的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读此三句,好像有一个年轻的少妇,愁容满面地站立在秋风之中,翘首以待她的丈夫。意象楚楚动人。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字归结全篇,意韵深咏。 【当堂检测】

1 默写《醉花阴》 2 完成课后第二题 【拓展阅读】

品味词中意蕴丰富的意象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3. 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4. 酒——离别愁绪

酒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两种感情,一是欢庆,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3fa2b36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