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重阳节国旗下的讲话《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022-10-11 19: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重阳节国旗下的讲话《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欢迎阅读!
家国,厚植,重阳节,高中生,弘扬



髙中生重阳节国旗下的讲话《弘扬传统文化厚植11 家国情怀》

秋风细雨天渐凉,绿柳青扬叶枯黄。庭前海棠熟落地, 岁岁今朝又重阳。

重阳,在千百年的传承与演变中,早已成为中华儿女 一脉相承的历史记忆。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一直在共同前 行,我们在关注时代潮流发展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使传统 文化重焕生机

清明上河,千里江山,绘不尽古韵风流;嫦娥奔月, 鸿蒙系统,囊不全今人烂漫。中华传统文化,是经岁月洗 礼而留下的瑰宝与精华。

孔子有政治理想“天下大同"贾公作综合农书《齐 民要术》毕昇创活字印刷术,长卿开孙子兵法;东坡写 词兼肉煮,太白落纸又剑舞;义山骂焚琴煮鹤,阮籍分白 目青眼;红楼一梦,虽塌犹存,西厢一记,啻终未结。历 朝历代随风逝,尘土扬;豪士豪情永流传,存心中。传统 可能会变,传承不会停;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精神。 我们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浩瀚,我们痴迷于传统文化的厚重, 我们受益于传统文化的博深。

重拾传统文化不应仅仅局限于知晓重阳之意品悟 节日底蕴,理应让传统节日扎根于生活土壤。

近年来人们愈发有了年味淡的感慨提起中秋只想到 月饼谈起端午只想到粽子,每个节日似乎只是美食节, 甚至沦为消


费狂欢。抚今追昔、苦乐相融的清明,扫墓亦 踏青,传达着感恩与怀念并萌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人情长 温情脉脉的中秋团聚抑或相思,不变的是美好的情 感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传统节日脱胎 于先民的生活,理应扎根回当下的生活,承载朴素而真挚 的感情、简单而深刻的哲思。

唤回传统文化,不仅仅拘囿于欢庆传统节日。挖掘身 边文化,深刻理解文化,让传统文化落地现代语境。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 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博物馆里尘封千年 的国家宝藏是文化,生活里随处可见的一器一物亦是文化。 一双筷子,是我们每日都要使用之物,也是中华独特饮食 文化的标志;方块字,我们日夜书写,是传统文化容与风 流、包蕴万千的象征;百家姓,简单的姓氏里,是千年更 迭幻化的历史证明。一碗一筷、一笔一画、一针一线、一 衣一裳,文化就在身边,只待我们与之相融。

人徘徊于天地间,于其而言如蜉螃般朝生暮死。我将 无我,可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连接我们和先人的 精神血脉,它象征的是无限的可能性与包容力。

人不忘本,文化有根。鉴新旧方知糟粕,乘古今可固 山河。煌煌中华,郁郁文明;岁月秋树,文化留根;千古 风流,薪火


相传。

华表千年,壮丽河山无恙。吾辈许诺,必以盛世慰先 辈之魂灵,以素心祝河山之大幸。同学们,让我们燃文化 自信之火,扬中华文化之帆,从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起, 共同携起手来,以文化铸魂,凭自信逐梦,在世界舞台上 落落大方地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发出我们的中国声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09c4a2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