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绝句》注解+赏析+译文

2022-11-08 05: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三百首】《绝句》注解+赏析+译文》,欢迎阅读!
百首,绝句,注解,译文,古诗

【古诗三百首】《绝句》注解+赏析+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区厄尚欲烫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在竹林古树的浓阴下,系则了小船,拐杖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回去。阳春三月,杏花对外开放,绵绵细雨像是故意必须浸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来人面的,带着杨柳清爽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注释

1.短篷――小船。篷就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0b10b2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