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问题与对策

2023-01-25 18: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前期,对策,准备,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各种模式的社会实践踊跃而生,如“三下乡”“重走红色路线”“扶贫支教”等,如何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成效,与前期准备工作密不可分,它是整个实践是否可以继续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对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大学生提升自我素养,锻炼自我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近几十年来,社会实践内容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正是越备受关注,出现的问题越是明显。大学生社会实践价值的提升成为多方诉求,有关各方联动作用的发挥备受关注[2。笔者根据四年的“扶贫支教,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经验,得出社会实践缺乏的不是形式的多元性,内容的多样性,而是实践质量的高低,而社会实践质量提升关键在于做好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

()实践内容与实践地不匹配。实践地点对于社会实践而言就相当于它的大脑,只有实践内容与所选择的地点匹配了,才能进入你想要研究的大脑中,去探索它的奥妙。有些暑期实践队借由准备时间短暂,或为了方便,就近选择实践地,没有认真考虑该实践地是否和实践内容匹配,是否可以更好地完成此次实践目标。例如,当调研留守儿童问题时,实践队因交通便利等因素会选择去县城或城乡结合地区,而未注意到偏远村庄留守儿童的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研究点,以致研究不深入。当然也存在有些实践队只是形式上的实践队,实践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将实践作为一种旅游,这样就偏离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

()缺乏对实践地人文环境的了解和尊重。人文环境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在中国这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在人文和经济方面各有千秋,每个地方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每个地方都会接纳尊重自己习俗的外来客,若破坏当地习俗,不仅会受到当地居民的不欢迎甚至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执,这样导致实践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有些实践队在实践出发前对实践目的地人文习俗缺乏了解,到达目的地后对当地的各种东西好奇,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让大学生们的无心之举、无心之语都可能成为与当地村民矛盾的导火索。也存在不少实践队不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大学生们普遍精力旺盛,又是团体活动,加之社会实践多数是在暑假,学生们精神放松,误将实践和休闲结合,出现晚上聚会聊天,而居民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后会早早休息,从而影响到居民生活。

()实践前期准备资料不当。当确认实践目标和落实实践基地后即准备资料阶段。调研类,即认真研究准备好调查问卷;科普类,即准备好当地人们容易接受的知识信息;支教类,即准备好授课教案、教学资料工具等。有些实践队实践前不准备资料,只等去了后自由发挥,让它自然进行,等出现问题时各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例如很多学生去支教不准备教案,


认为自己什么都会,教低年级的毫无问题,等支教开始时,面对孩子们时却头脑空白,只能想起什么教什么,实行散乱式无目的教学,导致孩子们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实践队支教期间到底学到了什么。准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时,在准备问题上不深思熟虑,可能导致孩子们心灵再一次受到创伤,或准备问题与调查目的相关性低,以致调查结果不严谨。有些实践队伍只准备一个实践方案,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便无以应对,手足无措,更有甚者因此放弃实践机会。社会实践是一项有目的性有目标的活动,准备资料不足及不当,凭借自由发挥是不能完成实践的真正目的。当然准备的过于繁琐,也会给整个行程增添很多莫须有的麻烦。所以资料准备要做到充分、充足。

()学生功利取向,心态不平衡。这里的功利取向指的是大学生自身完成社会实践的目的有偏差[3。很多学生在实践前,并没有了解过任何信息,觉得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加学分评奖或者因为没体验过有新鲜感想试试,而且看到别人去社会实践还挺轻松容易,反正团队一起,肯定不会太艰苦,就当是去旅游一趟,秉着“少付出,多回报”的心态投机取巧参加实践。实践时遇到环境恶劣等不如个人原期待时各种抱怨,内心不满,托团队后腿,影响整个团队。社会实践是留给想要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想从中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知识的学生们,并不是给充满虚荣心、肤浅的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会与各种环境相遇,会遇到各种情况,所以在思想心态不端正,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就前去参加社会实践,只会给团队徒增烦恼。

()经费分配不合理。合理的经费是实践实行的基础。大多数高校往往分配经费的根据是团队提交的策划书是否完整,清晰及美观。策划做的好,学校会多分点经费,当然也有很多团队可以凭借个人人际关系拿到高额经费,而其他团队拿到极少的经费,这样就出现两极分化。合理分配经费,保障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很多团队在拿到经费后,不能将经费用到该用到地方,甚至为己所用,在实践过程中偷工减料,这样已经偏离实践的真正意义了,而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于团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二、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问题的对策

()高校加强实践地审核。在实践队提交申报书时,对各实践队选择实践地进行审核,成立专项小组对实践团队实践地的选择进行评估,关联性较高则允许实行,关联度较低的立即改正,换实践地。保障实践有意义且效果大。

()实践前组织团队人文培训。在出发前,由指导教师组织团队进行一次人文培训,对实践进行充分的了解,偏远地区的人文信息可能在网上很难搜集到,这时可以在实践的第一天派所有队员出发去搜集信息,晚上做整体汇报,再大家对村庄以及与实践相关的对象有了一定基础了解后全面进行实践。

()加强队内团体合作,明确任务分配。在准备阶段,环节较多,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提醒,互相督促。在计划方案时采用A+B两个方案,准备资料的时候分工合作,确保资料的完整度。在前期实地考察了解后,学生们应积极发表个人意见,整合后根据所有人的意见对此次实践的准备做应有的调整。学生大多数经验少,此时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作用,在实践前多组织团体互动交流,增强团队默契感,确定团队精神,并就此实践进行相关的前期培训指导。其中准备材料时,可以用经济学“奥卡姆剃刀定律”,即“简单有效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多距离远,运用这个原理,在携带物品及行动过程中化繁为简,对整个团队成员而言更为方便,同时又可以提高实践的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27576f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