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冬去春又来》(20201229160015)

2022-05-07 04: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冬去春又来》(20201229160015)》,欢迎阅读!
20201229160015,教师,笔记,读书

教师读书笔记《冬去春又来》

最近,我阅读了铁皮鼓老师的《《冬去春乂來》成长日记,细细品味,获益良多。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 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 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 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随着铁皮鼓老师的日记我仿佛乂走进了校园,走进了一位班主任半凡而忙碌的工作和 活。这本书记录了铁皮鼓老师在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一所私立学校)一学期工作 经历,从某中意义上來说,这是一个班级一学期的历史,也是他个人一学期的工作记录。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 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而不是凭口己的直觉去判断一件事情,用一些污秽的词语秉着为 孩子好的名义,去诋毁他的自尊。不管发生什么问题先要相信孩子,然后再去认真的解 决事情的本质。绝不能进行人格的攻击和诽谤,例如班级里有人丢了东西,就随意判断是 某个平常口己不喜欢的学生偷的,甚至进行暴力搜查,这不是解决问题关键,重要的是我 如何去解决问题。

铁皮鼓老师与他们班上的许多学生不断地谈话,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在面对这 学生的时候,他第一次开始有了一种研究的眼光。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 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 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在我看來,铁皮鼓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正是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铁皮鼓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他在努力探索的是一种“尊重与引领”的师生关系,即尊重学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引领的 责任。我相信他对学生的精神感染一定会在学生未来的人生历程中显示出积极的影响。

读着铁皮鼓老师的这本日记,我口然而然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虽然他工作在中学 我在小学,在许多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他是值得我学习的。也许你不一定能够从书中 找到什么“拿來就可以用的技巧”,但你一定能够因这位班主任的探索而受到启发,甚至 心灵的震动。

铁皮鼓老师在书中写了一封《给读书会的同学》的信给我提了个醒:好久没好好读书 了。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的确“读书需要坚持,而1L是长期不断的坚持。选择读书其 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选择读是其实就是利用每夭半小时的时间來为我们的心灵 争得空间,使它不会过早地干涸。”

俗语说要给孩子“一杯水”,我们必须具备“一桶水”。一位幼儿园教师,要能科学 培养幼儿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博采众长,多阅读相关的教育朵志、教育 学、


理学,跳出幼教看幼教,这样才能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白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和规范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真正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 蒙者和促进者。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來越 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口己永 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 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 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 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学生富有成 效的启发。

从铁皮鼓老师的成长故事中,还让我意识到: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的成长有着十分重 的作用。铁皮鼓老师说他和其他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样的,对丁•教师的执着是一样的, 遇到的困惑是一样的,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一样的。如果硕要说他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 话,那就是他对体现教育的爱、执着、困惑、幸福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 滴地记载了下來,还写成了书。

最近我仔细拜读了吴放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跳舞》。书中作者将口己的教育生活以简 朴素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书信的形式娓娓道來,读起來倍感亲切。书中介绍的一 些方法,有时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我遇到的一些困惑。看完此书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教育工作 的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对幼儿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成长为什么需要写作?有一名加拿大学者在其书中是这样论述的:写作即思考和 行动的调和。写作是将思维成果跃然纸上。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 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如果我们常常抽出一些时间來写 教育的点滴,我想这将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课堂提问对象要普遍。在活动中不能只选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來提问,而冷落了后进 生,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容易走神;也不能将提问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对那些 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突然发问,并加以严厉的批评,使得这些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感到 堪。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应该让学生都积极 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來,提高他们的口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 会。

5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正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夭所讲的不是重

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我作为一名己经工作三年多的年轻教师,也许和刚刚工作的新教师相比己经不算是 “新教师”。但是《新教师成长日记》的编者给“新教师”的定义让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指不守旧,不固守常规的教师,将“新教


师”与一般教师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工作年限,而是他们是否有口己的教育思想, 否不满足现状,一直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如今,不断地反思对丁•我们年轻教师來说也非常重要。李镇西老师曾用一句非常通俗 的话概括“反思型教师”的特点: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夭平凡的工作。这里的“思 考”主要指反思: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审视、推敲、质疑、肯定、追 问……“反思型教师”之“反思”决不仅仅是想,要有做、读、写。体现于日常生活中, 便是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

让我们乐于读书,勤于写作,努力做一名反思型的“新教师”吧!

第四章《培养好习惯,日久见功夫》。每位父母都希望口己的孩子拥有好习惯,希望 子能一直优秀下去。好习惯,是正确行为的不断重复。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耍的不仅是 导、监督;它还需要时间、行为的积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需要付出的,仍然是 耐心和细心,需要时刻观察孩子,把握机会,让孩子重复正确的行为。

现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内的减法运算,老师在 备课时会考虑到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超市的场景,每人手上有10元钱,超市 里的商品都有明确的标价,“我拿10元钱去买2块钱的橡皮,我还剩下多少钱?同时转换 成减法运算就是10-2=8"等等,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有趣性,也将繁琐的数 学活动变得简单化,让幼儿更有兴趣去主动地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4b74dd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