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平乐·野花芳草翻译赏析

2022-08-05 03:1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清平乐·野花芳草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清平乐,古诗,野花,芳草,赏析

古诗清平乐·野花芳草翻译赏析

《清平乐·野花芳草》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前言】 《清平乐·野花芳草》是晚唐五代词人韦庄的词作。此词是作者代思妇抒写心曲,上片二十二字,下片二十四字,写一个思念丈夫的妇女在闺中的触景伤怀,自怨自艾之情。 【注释】 1寂寞:清寂,寂静。 2、关山道:形容艰难坎坷的山路。 3惆怅:失意,懊恼。 4、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 5、暗老: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人已衰老。 6、结同心:用锦带打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作男女相爱的象征,称“同心结” 7、朱栏:朱红色的栏杆。 8、斜:读xié。 9、风触鸣琴:风触动琴而使之鸣。“鸣”,使动用法。 【翻译】 野花和香草,寂寞地生长在这关山路旁。柳树吐出金黄的丝条,黄莺儿那么早就在歌唱。我满怀惆怅,在香闺里暗自虚度时光。我多么悔恨,解下罗带与你结成同心。如今独自靠着朱栏,思念多么深沉。睡梦中醒来,一弯斜月照着半个空床。小窗吹来的风,触动琴弦哀鸣作响。 【赏析】 代社会国力强盛,经济高度发展繁荣,战争频繁,而且水陆交通也比较发达,南来北往游历谋生的流动人口逐渐增多,直接导致了大量夫妻分离别居,而闺情词正是以常年与丈夫分离的思妇的离愁别恨为主要内容的。具体而言,造成夫妻分离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1


是战争的频繁。唐朝立国三百年间,战争持续不断,常年有大批青壮年战守在边塞。这样征人久戍不归,夫妻长期分离不能团聚,便成为一个普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反映征妇情感的闺情词是唐代长期边塞战争的产物,在闺情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明唐汝询说:“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也”。二是商业的发达。唐代疆域辽阔,水陆交通畅达,商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发达状态。唐代商人为了谋取高利,常年奔波在外,于是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商妇这一新文学形象。三是求仕宦游的追求。唐代文人对个人前途抱有很大的信心,对参与社会的政治与文化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因此,许多人走上了漫长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读书、漫游、求仕之路,妻子则独守空闺,忍受相思别离之苦。 尤其是晚唐时期随着国势衰微,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的心中,有许多文人再次把目光投向闺情宫怨题材,通过表现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求来实现个人心灵的抚慰。此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5803e5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