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3-01-14 01:4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社区(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思考,关于,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社区(村)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余荣芬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8

摘要:社区(村)财务管理问题,是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党群和干群关系的好坏,是引发群众上访的根源,是集体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财务管理,实践证明,只要社区(村)财务管好了,群众上访就少了,干群关系就融洽,农村各项工作就好开展。本文从我区社区(村)财务管理现状入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社区(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社区(村)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社区(村)财务管理现状

1.全面实施会计委托代理和电算化。从2005年社区组建成立以来,实施了村级财务镇(街道)委托代理记账制,且于2013年起社区(村)财务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有力地规范了农村财务。一是成立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从事代理记账工作,统一由财政财务科(会计服务站)负责代理村级财务记帐、管理和审计。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结合实际,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明确工作责任,同时实施村级财务监督审计制度,以强化监督为重点,成立审计小组,全面开展社区(村)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工作。三是全面实施电算化。社区(村)账务于2013年全面实施电算化,由手工记帐转为电脑记帐,严格按照流程规范进行财务事项处理。

2.规范财务公开,增加财务透明度。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对财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时间和公开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每一季度末由会计服务站提供财务公开内容,由社区(村)公开上墙,农经站和财政财务科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3.全面实行财务跟踪监督管理。一是民主监督。成立了社区(村)民主理财小组,实行民主理财制度。二是实行财务监督。会计服务站按照政策、制度的规定,对每笔收支在入帐前进行审核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票据予以退回补办手续,不合理和违规的单据予以退回,同时对社区(村)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进行不定期地盘点检查,严把库存关。 二、社区(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会人员素质较低,认识不足。现阶段大多数社区(村)财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财会专业知识培训途径少,甚至无证上岗。同时,部分社区(村)干部对自身承担的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济责任不够清晰,对财务问题认识不足,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找各种客观理由,存有推、托、应付消极思想,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2.财务管理混乱,监督执行不到位。一是会计基础薄弱,部分社区(村)各类经济合同、重大经济问题的会议纪要等基础资料不完备,原始凭证存在附件缺失、白条入账、经手人、审核人签字不齐备,发票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大额现金不通过银行转账等现象。二是财务制度不完善,部分社区(村)包括招待费、考察费、差旅费等支出没有具体标准,不经过两委讨论,一律按实报销,随意性较大。三是部分社区(村)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未实行公开招投标,操作不规范,无项目工程预决算书,在工程结束后也并未竣工审价。四是代理记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过问不深,没有切实起到监督作用。五是镇(街道)农经站、财政财务科在每年的社区(村)财务审计中,都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但部分社区(村)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对审计意见及审计决定执行不到位,无法起到完善整改的效果。

3.家底不清,社区和经济合作社账务核算混淆。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特殊性及历史原因,部分集体资产没有相应的资产登记簿,有账无物、有物无账,集体资产长期得不到清理,家底不清。现阶段社区和经济合作社办公地点和干部部分重叠,有些社区(村)应在社区支出的项目资金转嫁为村经济合作社支出,导致社区和经济合作社账目支出混乱,费用多头发生,造成账务核算混淆。

4.代理记账机构自身存在缺陷。财政财务科(会计服务站)既从事社区(村)财务记账工作,又负责对其的审计监督工作,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职责重叠冲突。 三、加强社区(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1.加大对社区(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补充新鲜血液。针对社区(村)财会人员学历不高,专业技能欠缺等现状,应多渠道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经济形势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新时期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部分社区(村)财会人员年龄略大,且身兼多职,可考虑通过补充新鲜血液等方式,由具备基础财务知识、年轻的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来专职担任财会岗位。

2.出台社区(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制。结合社区(村)招投标、经济合作社三资管理等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区(村)财务管理和财务建设的制度。加大对社区(村)的财务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及时对每个社区(村)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同时,镇(街道)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将社区(村)对财务制度和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和奖惩措施来促进财务制度的落实,以规范社区(村)的财务管理情况。

3.继续完善社区(村)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社区(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财务公开要及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普遍关注的筹资筹劳、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根据需要随时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2)财务公开内容要具体。凡是要求公开的财务项目,都要按照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层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及时向村民公开。

3)民主理财小组要真正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好民主理财小组这个力量,寻找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人加入理财小组,通过他们亲身对社区(村)经济活动的了解,向广大群众介绍相关内容,消除群众心中的顾忌和疑虑,产生更好的公开效果。

4.积极探索建立社区(村)会计核算中心,改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改革现有的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制,在现有会计服务站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镇(街道)级的社区(村)会计核算中心,由原来的代理记账制改为报账制,每个社区(村)领取一定的备用金,其他大额转账及现金支付通过会计核算中心操作,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保证了社区(村)资金的安全性和票据的完整性,规范社区(村)财务支出,全面统筹社区(村)资源,做到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88c7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