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定义化学知识点

2023-01-31 06: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溶解度的定义化学知识点》,欢迎阅读!
溶解度,知识点,定义,化学

溶解度的定义化学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力量的'大小,一方面确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力量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力量称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状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力量强。

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1~10g/100g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可见溶解是肯定的,不溶解是相对的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肯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二、溶解度计算的留意事项:

1、在肯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到达溶解度时,肯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时,必需



1


是饱和溶液才能进行。

2、肯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的数值总是大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值,依据此规律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3、在肯定温度下,物质溶于水的最大量是依据其溶解度的数值换算出来的,超过这数值的质量,不进入溶液,因此不能把没有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列入溶质质量去换算成溶质质量分数。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9f02b5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