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介暴力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1 14: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媒介暴力的研究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媒介,综述,文献,暴力,研究

关于媒介暴力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媒介信息的时代,自由开放的媒介环境使得媒介暴力得以滋生并蔓延。本文以媒介暴力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媒介暴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以媒介暴力为研究对象的中文文献很多,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试图对目前学界关于媒介暴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进行梳理和概括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当下的自媒体环境分析媒介暴力的表现和负面效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应对举措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暴力 负面效应 策略研究

.媒介暴力的内涵及表现

对于媒介暴力的定义,学界说法各异。综合目前学界的看法,媒介暴力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媒介所传递的暴力内容,包括真实暴力和虚拟暴力两种形式,真实暴力指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暴力场面的报道,比如犯罪现场、车祸现场等。虚拟暴力指包括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在内的媒体含有或刊登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第二层是指媒介运用自己的采访报道权直接或间接地对观众、当事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如人肉搜索,又包括对细节追问、案件深挖等对当事人造成的二次伤害行为,也有人将这第二层含义称为“媒体暴力”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由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内容包含某些有关暴力、犯罪、性的内容,而使儿童接触到了之前被密藏的信息,儿童已不复存在。几年前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中的一些暴力行为引起儿童效仿,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媒介暴力的表现。同时,大众传媒在报道一些社会事件时,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或者吸引受众观看,会公布现场图片、现场视频,一些血腥的刺激性的暴力画面会渲染公众的情绪。而在一些报道有关犯罪的事件中,在对事件深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受害人造成伤害。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会充当传播信息的媒介,因此公众借助媒体进行的暴力行为更加难以控制。自媒体传播的碎片化、匿名性,使谣言四处传播,给公众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暴力已经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暴力,媒介暴力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媒介暴力的负面效应

由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质,其发展采取“吸睛策略”追逐利益,为刺激大众的感官,会播放一些暴力、犯罪内容,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市场经济效益。此外,大众传媒在舆论监督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媒介暴力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正面效应,本文主要着眼于媒介暴力的负面效应。综合目前学界对媒介暴力的评价,其有以下负面影响:

1.引发公众恐慌,煽动公众情绪。媒体在议程设置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别是在报道暴力新闻时,


媒体的主观倾向严重,通过渲染或集中报道营造出恐慌的社会氛围。媒体会将一些带有刺激性的暴力事件、突发的意外事件、灾难性事件作为报道重点,从而引发受众关注,引起公众的恐慌。

2.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危害,诱发暴力行为。由于青少年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影视剧或电子游戏中暴力画面的影响,引发模仿行为。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接触网络信息更加容易。最近几年,校园暴力行为频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青少年的身心极不成熟,媒介暴力更容易对其造成侵害。

3.在潜移默化中扭曲受众思想,降低公众道德底线。媒介会在不知不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媒介传播大量暴力性内容,会使人们对随后出现的暴力信息降低敏感度,对暴力信息感到麻木,被影响而不自知,使公众道德界限弱化,模糊暴力和非暴力的界限。

4.对事件当事人身心造成二次伤害。媒体也可能成为“施暴者”,以20197月发生的章子欣事件为例,媒体对章子欣家人的后续采访以及网络上对章子欣家人“不负责任”等的各种猜测,都对章子欣家人造成里精神上不小的压力。

三.降低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的对策

媒介暴力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形成了涵化理论,即媒介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我国的众多学者也对媒介暴力现象表现出高度重视,呼吁警惕媒介暴力的负面效应。尤其在自媒体环境的当下,预防媒介暴力需要应对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媒介暴力,应当积极寻找对策,优化媒介传播环境。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抑制媒介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其一,从个人层面来看,我们既是媒介的受者也是传者。对于媒介中的暴力行为,应有判断意识,免受其害。在使用媒介传播信息时,应把加强道德自律放在首位,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抵制不负责任的媒介暴力行为。

其二,加强对媒体平台的监管,互联网时代媒体平台作为“把关人”因对媒介将要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加强对信息发布的监管,控制某些不恰当的暴力信息的传播,减少媒介暴力给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媒体在报道车祸等一些意外伤亡事件时会对现场视频做一些处理再对公众开放,还有一些媒体对意外事件中受害人进行面部遮挡处理,这些都是减少媒介暴力影响的表现。此外,媒体在对事件细节进行后续报道时,也应遵循最小伤害原则,尽量减小对各利益相关方的伤害。

其三,加强行政力量的参与。从法律角度出发,应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媒介传播中出现的媒介暴力现象,规范人们的行为。政府部门应该严格依法管控,面对一些网络公共事件合理发挥干预作用,有力引导舆论,从而更好地避免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b7a019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