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探讨——以微博视角为例

2022-04-27 13:2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探讨——以微博视角为例》,欢迎阅读!
社会管理,突发事件,视角,应对,探讨

新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探讨——以微博视角为例

作者:刘畅 郝向阳 钟瑛 于欢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5



郝向阳

(河北行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微博是新媒体在创新和演化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其信息发布及时化、碎片化表达、裂变式传播等新特点而迅速走红,在社会化发展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微博问政”这个新媒体技术作为网络社会民主的发展延伸,打造并坚实了“网络问政”的平台基础,促使了政府和官员对广泛吸纳民意的重视,促进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充分的借助网络环境,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进行有效地监督,为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开创了网络时代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形式,有力的推动了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微博;社会管理;创新;突发事件

微博问政的起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博客、微博等这些新的互联网应用,已成为政府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开展民众问政网络化、建设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渠道。信息化手段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创新履行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提高服务管理效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新的条件。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政府官员开设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新渠道、为民服务的新平台、了解民意的新方式和官民互动的新空间。在这些新平台的发展中,“政务微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微博问政”的日渐正浓。“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是指公共管理机构及其官员以微博为平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方式,用微博进行政府宣传、公开政府决策、表达政府立场,用微博与民互动,已成为越来越多公共管理机构和政府官员的选择。近年来,网络问政的方式正在逐步的增加,不断地提升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在公众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日益影响着我国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进程。

政务微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了,我们只有深入的研究社会管理的规律,不断地更新社会观念,努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管理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诸多的因素中,新传播技术的产生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催化作用。“政务微博”以其即时、便捷、亲民的特点,为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实现政府、公众、企业三方互动交流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的模式,有利于打造积极向上,凝聚社会共识的舆论平台,必然会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新的挑战,促使其适应技术变革的需求。

2012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客稳步发展的一年。经过2011年爆炸式的增长,2012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政务微博客功能不断扩展、应用不断深化。政务微博客从最初的以信息发布为主,逐渐发展成集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政民互动、为民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政务微博客已进入务实应用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微博可以产生的‘核


裂变’效应,已经形成了信息高速大范围的传播,它可以让每个人都发挥过去只有媒体才能发挥的作用。”

2012118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微博客是信息交流、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对于党政机关开设政务微博持积极支持。9月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深圳召开会议,总结推广有关地区和部门积极运用微博客等社交网络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王晨再次发表讲话提出,要积极发展政务微博,利用政务微博在“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之间搭起桥梁。

截至20121220日,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党政机构微博客账号113382个,较2011年新增了81024个,增长率为250.4%。政务微博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公众的认可。可以预见,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来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亦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力

在突发事件中,新媒体基于信息传播及时迅速、全天候、不受地域影响、不受条件限制等特点,往往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最先发布相关消息,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逐渐冲击传统媒体舆论权威的地位。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微博是突发事件的曝光源和信息源,政府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媒体技术应对突发事件,是今后政府工作需要深入探讨的。

3.1 积极开设政务微博,增进官民沟通互动

为了适应网民对微博内容的不同需求,达到最广范围内的信息公开,政府各部门要积极的在比较有影响力的各类微博上开通政务微博,建立常态化、实时性的新闻发布机制,推动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开设政务微博可以让公众及时地了解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与不涉密的决策信息,满足受众知情权,并及时回答网民的疑惑。

3.2 建立微博整合平台,发挥公信力优势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代表人民掌握公共权力,对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的公信力程度一般都超过社会中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若能够第一时间运用微博发布权威性信息,不失为危机公关的最好实践。

3.3 广泛收集微博信息,做好舆情的调查分析和应对

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做好微博平台的发布者,更要深入持久的运用微博的特性进行信息的搜集,并且充分发挥其他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微博互动中的作用,适时疏导公众情绪,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

4 结束语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务微博的涌现,现如今已逐步成为了服务型政府服务于民的便利通道,政府可以更迅速地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可以实现更多更快的政情发布。另一方面,通过政务微博,公众可以了解各类的民生问题,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政务微博的作用更为突出。由此可见,政务微博可以畅通官民的对话渠道、拉近官民的距离、塑造政府机构的亲民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从而不断提升社会的公共治理水平,为建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赵民,张军锋.社会运动中的Twitter 现象:兼论Twitter的性质与发展方向[J].闻大学,20094.

[4]宁妮娅.Twitter在大众传播语境中的表现[J].新闻爱好者,200912.

[5]马原.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J].声屏世界,200911.

[6]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

[7]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R],20133.

[责任编辑:王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bdc1dd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