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5-01 04:4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芳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将目光放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就目前来讲,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然存在一定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引起财务信息失真、报表流失、经济管理不当等情况,本文从现行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出发,探究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在国有企业大型经济体制的发展下,以往的经济管理办法显然已经不适合于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息息相关,在当今时代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协调下,才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从中进行管理机制的控制。以下主要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对策进行思考。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 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与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人才的缺乏,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财务制度仅仅流于表面,难以仅进行整体董事常委会之间的协调,财务管理体系中缺乏对应的管理机制,在实现管理阶层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缺陷。所以导致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内部员工之间不能形成团队合作。相对来讲,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单位之间没有较为均衡的管理制度,在平衡内部人员的协调控制上缺乏对管理部门的约束,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控制工作难以发挥出真正的效用,资源和已知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也导致财务信息和实际报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管理阶层将部分利益归为己有,不顾国家的利益,强行谋夺国有企业的财产。国有企业中的部分机构也没有真正将此类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引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缺陷的原因之一。

( ) 会计信息失真

就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很严重的失真问题,具体体现在:首先,会计信息报表存在很大的漏洞,很多员工将明显具有问题的报表进行自我调整,留下一份归为己用,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管理阶层不能够真正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以及存在的漏洞;然后,在各类信息的掌握中,存在很大的不足,财务成本就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更有很多员工将财务转移,造成企业的亏空。财务管理层的制度没有对应的均衡措施,很容易导致人为的赔本。或者在更多经济利益的协调下,进行企业各项会计信息的调整,反而造成企业财务的亏损。国有企业账目上的有关数据不能够真正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现象,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足,企业实际经济流动没有应用到财政的变动中。财务管理信息的混乱,也给企业的报表带来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 ) 存货管理不善

从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情况困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和出售的供应链很难保证协调,就导致大量货物囤积的现象,并且在没有买家需求的情况下,这些产品会多年囤积,这时生产厂商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理,


会导致存货的增加,为降低存货,厂家会大幅度降低销售额,导致新一轮经济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产生。长此以往下去,就会给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损害。

( ) 风险管理不规范

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信息流动性非常迅速,各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啊涌现出来,成为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的重要因素。为带动国有企业经济的流通,大幅度提升经济变革制度,更多的财务变动决策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制度中存在更大的弊端,企业运营缺乏对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导致巨大的风险产生,国有企业面临资金变动的风险。此外国有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风险管理不够明确,导致企业项目工作中财务的严重缺乏。投资失败、风险融资等情况在国有企业中时有发生,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下,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国有企业的失败投资已经出现多例。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从以上几个角度来看,大致上反映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问题。从这些财务问题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我们总体上可以得到其原因:体制和产权管理方面和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所以,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 ) 加强内部控制

就目前来讲,国有企业的财政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经由委托代理人来承担部分问题,进行严密的组织信息和管理程序之间的操控。经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管理,要在实现更好的财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利益最大化,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信息和有关价值体系的协调,促进有效管理办法的形成。并在对应的经济体制管理影响下,充分调动有效的经济效应,考虑会计工作中协调配合的合理性,从国有企业的内部进行更加合理的控制。为实现某些单位之间工作的协调,必须对企业的有关任务进行合理分配,结合科学的管理办法,在经过授权认证的基础上,实施岗位考察制度,促进更加有效的管理办法的形成。为带动岗位制度的明确做出更多贡献,并在国有企业全员内部的协调性上达成一致,建立更加详细的审查制度,为促进全员意识的提升做出重大努力。

( )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从目前会计信息的管理办法进行出发,进行详细全新的认定,明确有关的规则和办法,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来认定有关规范中的相应体制管理。加强会计管理体系,因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失真有一部分原因是会计管理工作不当导致的。明确会计工作手段,在原有财务信息变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分带动经济信息体制的有效形成。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办法,进行充分合理的行为规划。

( ) 加强存货的日常控制

在普遍的存货日常管理中,通过国有企业常用货物管理办法规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监督和调动。进行存货控制的方式有以下几种:通过分类控制制度,来实现不同信息的有效转换,在通用管理体系的影响下,摆脱分类存货的盲目调用,并从中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进行存货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充分实现财务信息的明确管理,在资金技术整体化的影响下进行合理调度。规范存货信息的管理办法,实现资金与技术条件的结合。通过存货的分级管理办法,在高层管理者的带领下,完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在原有资金技术水准的分配中,实现资金技术之间的协调,充分落实不同情况下对资金技术的控制,进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调节,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者单位,实现分级管理。或者在日常的存货管理体制中,来合理筹资集资,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警报机制,来充分协调资金技术的管理办法。




( ) 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在进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时,要考虑到财务风险的规避,结合严格的审查工作,通过人为干预的行为来降低风险行为,给企业减少财务风险带来更多的优势。并且给国有企业建立规范化经营的道路,减少对外投资,为企业降低风险做好准备。通过合理投资的方式,即对财产行为等做出明确规范,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促进企业风险意识的提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来进行财务风险意识的提升,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不断完善有关的风险控制体制,在会计记录的前提下做好对应的保证。

三、结束语

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动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从管理办法的建设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协调调度,分配给不同单位、不同部门资金和物资的调度项目,实现财务管理作的有效分配。此外还要在财务信息的管理体系中,进行合理协调,控制资金和技术条件的控制,进行统一存货的控制。从整体上带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邢为为. 浅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2016(11)66-67.

[2] 窦丽梅.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6(24)136-137.

[3] 丁悦晨.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论,2016(09)17-19.

[4] 孙浩迪.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6(10)193-194.

[5] 姜尚辰.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16(03)166-167.

[6] 张淑芳.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2016(01)67+70.

( 作者单位:郑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c39cd6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