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于断,笃于行

2022-11-04 22:0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慎于断,笃于行》,欢迎阅读!
于断,于行

慎于断,笃于行

贺妙思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三(15)班

近段时间,舆论将上海携程幼儿园和北京红蓝黄幼儿园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关于幼教老师之德行的议论、责备乃至谩骂喧嚣于一时。作为一名立志于服务孩子,争取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高三学子,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这一所谓的虐童事件加以认真的观察与思考,以明辨其中的是非,增强自身对为师之德的认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笔者所在的城市是黄海之滨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台,这里是董永传说的故乡,具有优良的道德传统,我们这里的幼儿园还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从我对本地幼儿园的观察,再与公之于媒体的肇事幼儿园相对照,发现这类事件往往较多发生在私立的幼儿园,于是笔者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私立幼儿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其结果并不是像舆论那样只是把责任往肇事老师身上一推了事那么简单。我在调研中发现,爱心缺失,情感淡漠,不安心幼教事业是幼教老师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分析下来,是可以从这一现象中归纳出事件发生的大致原因的。经过思考,我认为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社会风气的漫延。毋庸讳言,在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精神层面的社会风气却差强人意,城管打人、官员贪腐、老人讹诈、医德缺失、网络诈骗等一系列的社会风气问题,不断地挑战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幼儿园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会漫延到幼儿园里;幼教老师是社会成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免会受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客观地说,社会风气的漫延应该是幼教老师的师德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期望高而地位低。一方面,人们视教师为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又都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上珠,再加上全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共识,因此包括幼教老师在内的教师们背负着极高的期望值。但是,起码在一些私立幼儿园里教师的地位却又十分堪忧,他们作为基础层面的教育工作者,根本没有引起投资老板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薪酬待遇极低,他们没有应有的福利,他们基本没有职称,有的甚至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险的交纳都得不到保障。在找工作普遍困难的今天,为谋一个饭碗她们不敢发声。这种只谈奉献,忽略权利的现象必然会造成他们心理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极易促成所谓虐童事件的发生。

三、自身品质的低下。如果说前面两条是造成师德问题的客观因素的话,那么这些肇事教师的品质低下则是其主观因素。众所周知,客观因素是在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才会起作用的。社会风气差强人意,但更多的社会成员仍然有着强大的正能量;幼儿教师的待遇低责任重,但仍然有着那么多的幼教老师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什么只有肇事老师出现问题?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与其他人相比有着个人思想品德的高低之分。应该看到,社会对于幼教老师的期望是一种正确的要求。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以后的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正是因为这一事业的伟大价值,才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具备应有的优秀品质。如果自身品质低下,所谓虐童事件也就难免了。

笔者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对任何一件事尤其是负面事件的发生要做到慎于断,笃于行。慎于断,不能人云亦云地妄加论断,妄断则容易出错;笃于行,事情发生了要找出原因,用行动坚定地对问题加以解决,这才是积极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负面的事件化消极为积极,使我们从事的事业不断得到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4f0ae80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