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 影评

2022-03-31 00: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可可西里 影评》,欢迎阅读!
可可西里,影评

《可可西里》影评

故事梗概

《可可西里》讲诉了由于藏羚羊毛的珍贵引来盗猎者藏羚羊的屠杀,

生活在当地的日泰一群人出于自愿,组成保护藏羚羊的巡山队。某日,保护站的巡山队员被盗猎者杀害。日泰队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抓到盗猎者!巡山队员闯进了可可西里,看到了成千上百的剥去皮的藏羚羊尸体。一番寻找,只抓到了盗猎分子喽啰。队员在车抛锚,汽油耗 ,缺粮,大雪下依然继续前进,不断惨死倒下的故事。

电影主题与艺术价值

本片的主题是呼吁人们对生命、自然环境的尊重,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渴望。日泰队长一行人不畏生命的威胁,舍小家顾大家,誓死抓盗猎者。他们把藏羚羊看作了自己的家人一般,把可可西里当作自己的大家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盗猎者对藏羚羊的无情杀戮把人性的丑陋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这种只看重眼前微小利益,不顾将来后代的批判,引起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深思。借此“十八大”之际,与国家“共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相呼应。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1 镜头

《可可西里》以近景到特写的推镜头为开篇,清晰捕捉强巴小憩的样子。在偷猎者开着汽车猎杀藏羚羊的时候运用了远景,表现了可可西里荒凉的恶劣环境,增加了画面真实性。在盗猎者残冷杀剥下藏羚


羊皮的时候,将镜头特写在强巴脸上,直观生动表现其愤怒的眼神而又无奈的泪光,进而引起观者共鸣,揭露盗猎者的罪行。在拍摄藏羚羊残骸时运用俯拍,体现了藏羚羊所受压迫,渲染压抑的氛围,表现强烈的悲伤。 2 色调

本片多次采用红色这一色调,特别在藏羚羊残骸的鲜血,强有力的表现出盗猎者的残冷无情,令观众一次又一次的触目惊心。在焚烧藏羚羊残骸时,鲜红的颜色反衬出日泰一行强烈的悲伤和对偷猎者强烈的愤怒。 3 音效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背景音乐悲壮,暗示着日泰一队人凄惨命运,渲染一种对藏羚羊的凄凉和日泰队员的同情,为本片定下感情基调。

观后感

日泰一行人对藏羚羊的热爱着实令人钦佩,他们不被眼前的微小利益所迷惑,有着大局观,同时有着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用日泰的话就“外在污泞,内心却无比纯洁”当今社会正缺少像他们一样的人。但最终他们却缺乏支援,缺钱缺粮缺装备,当地政府没有他们一样的荣辱观。作为政府的管理人员,是否应该为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创造更好的环境,出台政策,设立专属部门等一系列措施,让这部分人带动全社会风气,形成“以小球带动大球”的良好局面呢?无私奉献并不代表着就一定没有回报,让更多的人相信好人有好报,这样人们才敢行善,乐于行善。


虽然如此,我觉得日泰一行人太偏执,也必然是个悲剧。追其缘由,其一没有发动群众,单靠几个人是完不成的,力量有限;其二 顾生命威胁,执意追盗猎者头目,缺乏对当前形势的冷静分析,一腔热血白白牺牲。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好友,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亲人不负责任。

总结

总体而言,我认为本片不错,从选材到拍摄十分精彩,故事情节虽没有好莱坞大片波澜起伏,但看完整部影片能给人一种冲击灵魂的震撼,真实的画面感让人能够体会到导演内心真实想告诉观看的人。不是一部看完就忘的商业大片,而是一部让人有所思有所得的影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24a522cfc789eb172dc8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