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

2022-10-17 03:5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欢迎阅读!
寒露,节气,习俗,传统,介绍

Word文档

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

寒露是指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聚成霜了, 寒露期间季节转变明显,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表达对天气的感受,下面给大家共享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20世纪80年月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关于寒露节气的传统风俗介绍大全,欢迎阅读!

寒露节气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1.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因为同音,古人信任百事皆高

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阳糕的制作特殊讲究。《梦粱录》记载: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猪

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阳糕。还有一种,是由宫中的蜜煎局

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日狮蛮栗糕’”《乾淳岁时记》中说,当时更有一种不一般的重阳食品,它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

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惊奇,

为前世所少见。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

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

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



的老人节了。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有名,以诗有名,以爱饮酒有名,也以爱菊有名,后人学习他,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把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

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

态。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

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更为兴盛,且不仅在九月九

日,但照旧以重阳节前后最为兴盛。

所谓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西京杂记》称: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因为饮菊花

酒同样能够到达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是汉代宗贵达官常饮的佳品。对此沈栓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一诗写道: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

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也成了寒露风俗。假

如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

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1 / 3


Word文档

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关于寒露节气的农谚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惊慌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在寒露过后的十几天时间,是冬小麦的最正确种植时间。 不利于冬小麦越冬,来年的收成自然也就会受影响了,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听不见雷声了,否则就意味着要坏事

关于寒露的农谚还有很多,比方: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进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慢慢减弱,但在生活中照旧具有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过去条件很艰苦,很多农民都宠爱种植烟叶,为了省点钱,假如在寒露的时候不摘掉地里种的烟叶,那么等下霜打了,就没有任何收获了,种植的粮食,霜打了之后就会明显减产,到时候就不能怨天尤人了。 雷打寒露,干断沟渠

假如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之后雨水就比较,而冬天雨水缺乏的话,就不利于冬小麦的成长,产量自然就有所损失了。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进入寒露之后,是农业生产中一个繁忙小高峰,不仅要种植小麦,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去农忙了,假如收晚了,就可能造成减产等损失,这时候通常是抢收,所以农村都忙成一片的状态。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去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靠二十四节气,所以寒露这天,人们通常会做一顿丰富的家宴,来迎接寒露的到来。过了寒露之后,天气就会从凉快到寒冷,很少能见到还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假如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持续干旱,这样一来就



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螃蟹

老南京关于寒露的风俗有吃螃蟹、整理夏装等。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正确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

蒸食螃蟹最养分!用手捏住螃蟹两排腿根处的大盖两侧,然后用牙刷刷全部能刷到的地方。尽量刷干净再放在盛器里;再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终,将螃蟹上笼,用火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时取出。 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制花糕的原料分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经和面、制酥、包馅后,将生坯拍成两个片中间夹上各种果仁,然后上炉烧烤,即成外形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2a32ea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