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导学】高一化学 2.2.2练习1

2022-04-24 16:3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步导学】高一化学 2.2.2练习1》,欢迎阅读!
高一,同步,练习,化学,2.2

宽放市用备阳光实验学校2021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化学练习:〔必修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以下物质中不能与CO2反的是( )

ANa2O2固体 BNa2CO3溶液 CNaHCO3溶液

DBaCl2溶液

【解析】 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

CO2不反;与BaCl2不反,不要误认为BaCl2CO2H2O===BaCO3↓+2HCl,在HCl存在的条件下BaCO3不可能存在。

【答案】 CD

2.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参加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后再加足量的盐酸,那么二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是( )

A.2∶1 B.1∶1 C.1∶2

D.4∶1

【解析】 根据守恒关系,因为最终生成NaCl,而Na

是守恒的,故耗酸相同。

【答案】 B

3.欲使0.1 mol/L NaHCO

2



3溶液中c(H)c(CO3)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参加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参加饱和石灰水溶液

【解析】 A项中有CO2H2O

H2CO3

HHCO3而使c(HCO

3)增大;C

项中因HCl溶于水电离出H

而可能使c(H

)增大。故D符合要求。

【答案】 D

4Na2CO3NaHCO3的以下性质设计,不能够鉴别Na2CO3NaHCO3固体的( )

A.水溶性 B.热稳性 C.与酸反 D.焰色反

【答案】 D

5(高一期末)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 )

①热稳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NaHCO3热稳性差,加热可以分解产生CO2,使面包松软可口。


【答案】 B

6.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那么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

A8 g B8 g C6 g

D1 g

【解析】 此题属于一道小计算题,利用所给条件,进行差量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2NaHCO3=====Na2CO3CO2↑+H2O↑

168 g 62 g x 0.31 g x

168 g0.31 g

62 g

解得x0.84 g

所以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5.00 g0.84 g6 g

【答案】 C

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

反,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

【解析】 Na2O2NaHCO3的混合物受热分解时,首先是NaHCO3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2 mol 1 mol 1 mol 1 mol

产生的CO2H2O均可与Na2O2反,由于Na2O2H2O反生成NaOH,而NaOH又可与CO2反生成H2O故可以认为是CO2先与Na2O2反,CO2耗尽后H2O才开始反。而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的1 mol CO2恰好与1 mol Na2O2完全反生成Na2CO3H2O不会再与Na2O2反,故最终固体产物只有Na2CO3

【答案】 A

8.检验烧碱中是否有纯碱的最正确方法是( ) A.加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B.滴入过量的硫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C.溶解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参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产生

【解析】 检验的依据是由OHCO2

3的性质而的,D项最正确;至于B

项,H2SO

2

4首先OH,然后再与CO3反,故参加量少时,现象不明显。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欲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请填写所用方法及反的化学方程式。


欲除去的少量杂质 方法 反的化学方程式

(1)Na2CO3固体中的



NaHCO3

(2)NaCl溶液中的Na2CO3 (3)NaOH溶液中的Na2CO3





【解析】 (1)将固体混合物加热,即可将Na2CO3固体中的NaHCO3除去。 (2)除杂原那么是不增加的杂质,所以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HCl来除去。

(3)将混合液参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干即可除去杂质。 【答案】 (1)加热 2NaHCO3=====Na2CO3CO2↑+H2O

(2)参加适量的盐酸至无气体放出 Na2CO32HCl===2NaClCO2↑+H2O (3)参加适量的石灰水

Ca(OH)2Na2CO3===2NaOHCaCO3

1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以下图所示)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

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_______

(6)向母液中通氨气,参加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________

a.增大NH

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答案】 (1)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 化肥或电解液或炸药 (2)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3)CO2 (4)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c

11(1)100 mL浓度为1 mol·L1

Na1

2CO3溶液滴入到浓度为 mol·L100 mL盐酸溶液中,计算生成CO2的体积(在状况下)

(2)100 mL浓度为 mol·L1

的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浓度为1 mol·L

1

100 mL Na2CO3溶液中,计算生成CO2的体积(在状况下)。比照二者结果有何不同。

【解析】 (1)当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中时,由于每次滴入的碳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39eb58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