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炼

2022-12-13 01: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精炼》,欢迎阅读!
雪歌,判官,精炼,古诗,词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内容: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即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炼字:“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扫荡的巨大之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即”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





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雪之骤之大和诗人对此的惊奇。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手法:把视线从室外拉到室内,正面写漫天大雪造成的酷寒气候。

炼字: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侧面烘托气候的寒冷,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愁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为送别营造了一个奇异壮

愁云惨淡万里凝。

伟、广漠辽阔的氛围。

内容: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长途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内容: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渲染送别场景的悲凉气氛,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内容、手法:视觉角度写红旗与飞雪的色彩,动静结合。“掣”字描绘出红旗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冻住,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运用夸张和反衬的手法写出了边塞的奇寒。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象征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诗人心中奔涌的豪情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内容:写轮台东门送别的情景,诗人送友人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

炼字:“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画面: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马蹄印。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主旨: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十句咏雪,后八句送别。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描绘特殊的环境背景,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 ) A. 该诗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真实的描绘,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

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

B. 开头两句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一个“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

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感到惊异。

C. 结尾四句描绘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雪满天山”令人凄迷,“山回路转”使人惆怅,

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充满伤感情绪。

D. 这首诗气势宏大,写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同时写景中又

抒发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49da3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