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22-05-04 09: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欢迎阅读!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040202,发展



学科、专业名称 发展与教育理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一)基本状况

上海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育理学硕士点自1979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近五年来,发展与教育理学导师团队主持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国家社科课题等近40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和SCI/SSCI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获高校人文社科和全国教科成果奖6项、上海市优博论文3篇、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2篇;服务社会指导教革,惠及30多万人次的大中小学教师,引起发展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本硕士点共设5个研究方向:教育理学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阅读与语言发展;特殊儿童心理;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在职硕士生导师1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

(二)培养目标

本硕士点致力于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掌握发展与教育理学理论精髓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师爱友,团结合作,身心健康; 2、具备有关发展与教育理学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专业方向上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前沿性学术动态,能够就专业方向上的问题独立、规范地进行科学研究;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善于研究专业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4、具有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进行科研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恪守科学研究的道德伦理准则。



(三)课程设置

本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高级实验心理学、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论、认知发展研究新进展、情感教学心理学音乐认知与学习、差异心理研究、记忆与学习、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方法、特殊儿童心理研究、人格发展心理学专题等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专业外语、儿童语言与认知发展、社会互动与儿童发展、家庭治疗、学习与记忆、教师心理研究、认知教学心理学、学科教学心理研究、学生学习问题评估与指导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四)导师队伍

本硕士点导师归属教育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两大学科领域。其中,

教育理学领域的导师有6

卢家楣,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理学,开拓情感教学心理学领域,提出“以情优教”思想,研究相应教学原则、模式、策略、目标和评价等。著书14部,撰150多篇,内20篇载A类刊物《心理学报》和《教育研究》。招生方向:教育理学

,Psychophysiology Neuropsychologi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SF) 和欧盟ERC Starting Grant等多个研究项目,曾担任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等学术期刊的客座副主编,担任Human Brain Mapping, Music Perception, Neuropsychologia, Psychophysiology,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30稿http://web.shnu.edu.cn/jianglab/97/a5/c21444a628645/page.htm招生方向:教育心理学。

卢盛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数理逻辑的发展与教育,发表《认知心理学的多元状态与教育研究中的理论选择》、《皮亚杰的方法论:体系优势与启示》、How to Prevent from Regarding Mathematics as Algorithm : A Study on the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East and West等论文。招生方向:教育理学 贺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心理。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专著《群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招生方向:教育理学

刘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专著《前瞻记忆: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多项。招生方向:教育理学

陈宁,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心理和青少年发展科学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战略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曾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招生方向:教育理学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导师有6

李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先后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Child Development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Developmental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百余篇论文,出版著作、教材和译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规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招生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

吴念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阅读与认知发展。发表了《儿童空间语言和空间认知关系的研究进展》《绘本阅读课不是语文课》《积木建构游戏对早期数学力的影响》《学前儿童在积木游戏中的建构行为研究》等论文,出版了《让孩子爱上阅读:互动式分享阅读指导手册》《现代汉语心理空间的认知研究》《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跟着儿童心理学家读绘本》等著作。组建了面向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社会服务组织,有微信公众号“大带小”。招生方向:儿童阅读与语言发展。

蔡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认知发展与训练、学习困难、青少年心理健康。先后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儿童数学与认知训练手册》、《游戏治疗》等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人文社科上海市教委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荣誉上海市浦江人才、晨光学者等称号。现任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招生方向: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






孙圣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尤其是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已主持教育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等各类课题多项。在《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等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约40篇。出版《智力障碍儿童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研究》等专著2部。代表论文有:《智力落后学生句子判断能力的研究》《心理科学2008.4《睡眠问题对智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执行功能的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9.10等。招生方向:特殊儿童心理。

崔丽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主要成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ISSBD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德育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目前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情绪与合作行为,近年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合著有《心理素质教育论》、《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人格发展心理学》等,《道德与关系惩罚对初中生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一文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社成果二等奖。招生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

丁雪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目前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等3项省部级课题,并在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等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招生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



(五)就业去向

本硕士点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各大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咨询师、高校辅导员,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究人员,早期教育机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研发人员、培训师,国家公务员、各类企业或事业机构的人事工作者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51dd42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