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正式

2023-10-01 05: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莲说教案正式》,欢迎阅读!
爱莲说,教案,正式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

天津市第二十八中学 刘英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辅助资料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课件,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③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境导入

猜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Ppt1(谜底:莲ppt2欣赏莲花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图配诗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它就是《爱莲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及作者)ppt5 二、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简介【学生读】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公元1068年,他担任南康郡守,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ppt6) 2.文体知识:【教师读】“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自己的感想,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说一说喜爱莲花的道理。(ppt7) 3.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






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4.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 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三、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ppt8_ppt25)

2.学生朗读课文(先自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声音洪亮。(ppt27) 3.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注释,合作学习,把握大意。 重点把握以下词语的意思(ppt28---30)

水陆草木之花的之: 蕃: 独: 盛: 莲之出的之: 染: 濯清涟 妖: 蔓: 枝: : 亭亭: 亵玩: : 隐逸: 君子: : :

5.学生质疑,教师释疑【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能力,达到能力的提升与思想的碰撞的共同目的。 四、 课文赏析(ppt31)

1.请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在课文中用“——”划出来)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这些描写莲花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合作讨论,探究学习】【明确:生长环境、体态、香味、气质风度】【教师可以进行解惑:针对每个语句进行分析引导】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是它却白里透红,一点不被污染,不与淤泥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它的茎是笔直的,内部畅通没有阻隔,可见它胸怀豁达,品行正直;它很美丽但不轻佻,端庄高洁等】

洁身自好 庄重质朴 正直豁达 美德远扬 仪态端庄 令人敬重 五、难点探究【合作学习,探究质疑】

(一)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理解主旨)(ppt32)

明确:联想到人,联想到具有相同品格的人,这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即君子。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以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莲,实质是为了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豁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了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呢?(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这样文章既富含哲理,又生动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二)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在作者心目中,和牡丹是什么样的形象?这有什么作用?(ppt33)

因为菊花在百花之后开放,不与百花争艳。牡丹艳丽而华贵,达官贵人都喜欢它。(隐逸者、富贵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

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60a47a3b3567ec102d8a5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