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古诗词鉴赏答案

2022-04-30 10: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古诗词鉴赏答案》,欢迎阅读!
晚春,古诗词,鉴赏,友人,答案

晚春江晴寄友人

晚日低霞绮, 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试题】

1.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2.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肇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作者简介】

韩琮(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成封,(唐纪事作代封,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及唐才子传)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有诗名。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登进士第。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中,(公元八五三年)仕至湖南观察使。琮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鉴赏】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

首句炼在字。在生活中可观察到,日低时才见晚霞,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落霞。一个字写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坠;落霞经晚日的金光从下面映射,更显得色彩斑斓,极为绮丽。晚日与绮霞,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次句字传神。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这一美景,全从字得来。近处看山,便非这种色调。第三句字最见匠心。这下单着一个字,别有韵味。这个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同一杼轴。王安石的绿,由过、到、入、满等经几次涂改方始得来,足见锤炼功力。韩琮在此炼得字,早于王安石几百年,应该说是先得我。正是这个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这一盎然春意,多靠字给人们带来信息。全诗着力点最终落在末句字上。字承前启后,肩负着双重任务。前三句的景是在诗人一望中摄取的。由望景联想到望乡,望乡自不免怀旧,所以诗题不仅标出晚春江晴,而且缀以寄友人。然而诗人为什么不说正是望乡时,偏说不是望乡时?望景怀乡,望景怀人,本是常情,但诗人故意不直陈,而以反意出之。正如辛弃疾在《丑奴儿》下片中所说的: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词不言愁而愁益深,此诗不言望乡而望乡之情弥切矣。


全诗四句,有景有情,前三句重笔状景,景是明丽的,景中的情是轻松的。末一句收笔言情,情是惆怅的,情中的景则是迷惘的。诗中除晚日、远山都与乡情相关外,见春草而动乡情更多见于骚客吟咏,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都是。韩琮此诗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斯言可于这首小诗中得到默契。 (马君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7e3352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