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热议话题分析报告

2022-12-09 16:2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舆论热议话题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分析报告,舆论,话题

舆论热议话题分析报告: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中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各种建议纷纷出炉,在网络上得以传播扩散,并在传播扩散中产生认同和争议。尽管近期各种基于公共议题的人大建议不断输出,但是这些议题的传播热度、舆论强度等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既与议题本身与公众所关心话题的契合度有关,也与媒体的报道密度、报道框架、报道角度有关。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提出的一则关于安置好因疫情归国留学生的建议正是因为媒体报道方式意外火爆网络,并引发了极大的网络争议。 媒体报道手段影响事件议题能否爬上热搜榜的顶端

网络传播时代,媒体博眼球式的新闻报道手段已经成为普遍的传播方式。他们善于从新闻事实中加入或省略某些细节,强化或弱化某种因素,使其与待感知的现实问题相契合,并在传播文本中突出其显著性。在此次媒体对建议安置好因疫情归国留学生的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以其博眼球的报道手段将该条建议迅速顶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的顶端。

从相关的新闻报道来看,最初的新闻报道是由@中国经营报 5251617 发布,新闻原标题是《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因疫情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后来更改为《政协委员倪闽景:妥善解决境外高校留学生转学回国问题》。

随后有一部分媒体包括@财经网 @福布斯中文网 @头条新闻 以《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建议因疫情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为新闻标题进行传播报道,成功引发了公众的注意力,网络热度迅速


升高。这一建议在526日的讨论热度依旧高涨。

此次媒体对安置因疫情归国留学生相关建议的报道手段一方面体现在强化了能挑逗起公众敏感神经的要素,如疫情期间留学生话题的敏感性、网民对高校教育鄙视链的参与性、部分网民对留学生的酸意和敌意等;另一方面体现在弱化甚至模糊掉建议中更多合乎常规的要素,例如,建议中明确指出归国留学生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转入本科高校,其中本科高校在新闻标题中被刻意忽视,只是着重突出了高职高专,另外相关建议总共有4条,媒体着重报道第一条而弱化剩下的三条建议。

媒体引战和网民碎片化解读影响议题矛盾中的责任归因

媒体对该项建议的报道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引战效果,加之网民强大的碎片化信息解读习惯,围绕着该项建议的片段信息形成的网络舆论表现出强烈的争议性和抨击性,进而严重影响到舆论对于该项议题矛盾中的责任归因。

首先,对于网民来说,他们往往追求判断过程的简单化,很少考虑与事件相关的全面因素,因此媒体的报道框架极易影响网民对于事件的责任归因,而对于公共性的事件议题,网民往往习惯于把事件责任归因于政府或社会。从网络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网民对于这项建议的提出者或者官方的不满,将问题的矛盾归因于官方建议的非科学性,戏谑嘲讽其愚蠢,甚至上升到对人大代表的各项建议的全盘性否定;其次,网络舆论将事件矛盾归因于留学生教育的参差不齐,矛盾转移到留学生教育甚至是高校教育的等级分化问题;除此之外,值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8af59519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