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

2023-02-06 22:3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欢迎阅读!
断句,文言,考点,中考,跟踪

(四川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



(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颖士阴语柳并曰 阴:暗中

B.胡人负宠而骄 负:依仗 C.往客金陵 客:旅居 D.则过之焉 过:责备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

(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 3


(四川地区)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3文言翻译与断句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



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会让一个国家灭亡)

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用原文语句回答)

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三)(2016·济南)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



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

。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



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



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侍从。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yáo)鎒(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⑥不肖:没有才能。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9a9ff0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