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2022-07-21 21:1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欢迎阅读!
称谓,古代,年龄,多少

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作者:夫子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6年第05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我国对各个年龄段的称谓有很多种,如弱冠、耄耋等。同学们往往对此感到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一起来看看吧!

黄口:本来指雏鸟,后用来比喻幼儿。 如《北史·崔暹传》中所说:崔逡窃言:文宣帝为黄口小儿。’”

孩提:指幼儿。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垂髫(tiáo):古代汉族的儿童不束发,而是把头发垂下来,所以垂髫指童年、幼年。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又如潘岳的《藉田赋》中所说: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总角:指童年时代。如《诗·卫风·氓》中所说中的总角之宴,又如《齐风·甫田》中所说总角兮。而陶渊明的《荣木》诗序中也说: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龆龀/始龀(chèn):指儿童开始脱去乳牙、长出恒牙的时期,因此指童年。《韩诗外传》卷一中说: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愚公移山》中又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幼学:指10岁的孩童。如《礼记·曲礼上》中所说: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所说:曰幼,时始可学也。

豆蔻:如杜牧《赠别》诗中所说:娉娉袅袅十三年,豆蔻枝头二月初。所以,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指代成童。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般年龄15岁左右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如《大戴礼记·保傅》中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 :指女子15岁,也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如《礼记·内则》中所说:……十有五而笄。笄,用簪子盘头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cf08d0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