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鹭鸶题画诗的文化内涵

2022-04-21 00: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鹭鸶题画诗的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题画诗,鹭鸶,文化内涵,唐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代鹭鸶题画诗的文化内涵

作者:殷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5

要:鹭鸶常活动于河湖岸边或水田、泽池,多为人迹罕至之处,所以给人一种野逸之感。鹭鸶的这种特质与江湖隐士有某些契合之处,所以古代诗文中多有鹭鸶的形象出现,且多能引发人的幽远之思、静谧之想。唐代的鹭鸶题画诗,就突出了鹭鸶的野性、爱幽静、好自由、本性高洁的特质。诗中往往隐含诗人的寄寓之情,鹭鸶的特质成了诗人的品质,诗人的爱好隐逸、清洁脱俗、不恋繁华之志也隐约浮现。 关键词:唐代;鹭鸶;题画诗;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殷飞,男,汉族,陕西理工学2008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01 一、古诗中鹭鸶的形象举例

鹭鸶是一种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五千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它们在外形上具有嘴长、颈长、脚长的特点。鹭鸶飞行时长颈会缩成S形、长腿会伸出尾后,飞行缓慢,舞姿优美,具有鲜明的野外鸟类的特征。鹭鸶的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蓝色等多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代人喜欢用它们来装饰服饰,西方人则喜欢用它们来点缀女帽。

鹭鸶的羽毛之美早已被古人发现,早在《诗经·陈风·宛丘》中的无冬无夏,值其鹭羽无冬无夏,值其鹭翿等诗句中,就写了一个巫女手挥鹭羽无冬无夏跳舞的场景。此舞是将鹭鸶羽毛制成舞具,呈扇形或伞状,持手中或戴头上。这表明当时人们已对鹭羽有审美意识,并自觉拿来作为妆饰品。

鹭鸶常活动于河湖岸边或水田、泽池,多为人迹罕至之处,所以给人一种野逸之感。鹭鸶的这种特质与江湖隐士有某些契合之处,所以古代诗文中多有鹭鸶的形象出现,且多能引发人的幽远之思、静谧之想。如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作》)、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妨看几首写鹭鸶的诗,如晚唐杜牧的《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晓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d446b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