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

2023-12-13 08:3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

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

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

小少年司马光很聪明,今天我们要再见识一下其他小少年的聪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时了了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文举年十岁 ——《世说新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1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2)。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3)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4)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yù)(5)之,韪曰:“小时了了(liǎo)(6),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7)。

【注释】

1)诣:前往,到……去 2)通:通报 3)仆:“我”的谦称 4)是:所以

5)语:这里做动词用,是“告诉”的意思 6)了了:聪明

7)踧踖:尴尬,局促不安 【文章大意】

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下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


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这个孔文举是孔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估计遗传好,从小聪明,善于辩论。李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出仕之初举孝廉,后历任青州等地太守、乌桓校尉、徵度辽将军、河南尹。不管当世还是后世对此人评价都很高,号称"天下楷模"。太中大夫陈韪就是个陪衬,一个本想乘机表现一番,却反被聪明孩子驳得无言以对,尴尬万分的家伙。

短文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写孔融如何混进李元礼府上去的;一部分是写孔融如何应对陈韪的刁难。

孔融作为后学之辈的到当时大名鼎鼎的李家去拜访,这有难度,首先看门的人才不会理睬这个十岁的娃娃,你即便报了是孔子的后代又能如何?被轰出去是必然的!所以要进门得“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还得“铁”,一般的还不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善于 “搭讪”,“搭”得好,便是沟通与交往的好手段,看来聪明的孔融很善于采用这种交往的手段。于是孔融就将李元礼与老子扯上了关系(大家都说老子叫李耳),这个肯定不靠谱,就算老子真的叫李耳,也和李元礼没有关系,天下姓李的多了去了。问题是孔融为什么这样拉呢?不好说是汉代大将军李广啊,这还近些(老子是战国初期的人)!原因是孔融的祖上和老子有关系啊,据说孔子曾拜老子为师,这样一来,就理顺关系了:孔子的老师是老子,那么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祖上为学生,后世子孙就都该为学生,我一个后学来拜见老师,这是必须的事情啊!这一来孔融既摆出了后学的`姿态,又给了主人足够大的面子,多好的事情啊,主人知道了也绝不会怪罪孔融的。

相关典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5e6de32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