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附意思翻译赏析

2023-01-16 00: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吴融《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附意思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中见,杏花,赏析,意思,答案

吴融《途中见杏花》阅读答案附意思翻译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①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

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②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2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1分)早春时节,一

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1[]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

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3.首联与宋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情感上有

何不同?(3分)

4.这首诗联想丰富,请就此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3《途中见杏花》的作者漂泊在外,各种忧思盘结胸间,见到一枝杏花,触

动他满怀的愁绪;宋人叶绍翁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见邻家墙头伸出一枝俏丽的红杏,想到春回大地,心中充满欣喜和激动。

4.诗人从独自盛开的一枝杏花,联想到自己孤独的身世,牵惹起惆怅、悲

凉之情;尾联中想象进一步驰骋,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长安看到的铺天盖地的千万树杏花,表达了他忆念长安生活、萦注朝中的思想情感。诗篇通过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的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层抒写出来。

吴融

唐末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公元889年(唐昭宗龙

纪元年)登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因事去官,流浪荆南,依节度使成汭。后召为左补阙,迁中书舍人。公元901年(天复元年),昭宗复位,融起草诏书十数篇,才思敏捷,文笔精当,为昭宗所赏识,擢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逃往凤翔,融未及相从,客寓阌乡。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工诗能文。其诗多流连光景之作,只有少数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

【赏析】:

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

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

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无比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

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得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05b63daa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