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朗教育理念对当代“终生教育”的启示

2023-01-11 16:08: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格朗教育理念对当代“终生教育”的启示》,欢迎阅读!
朗格朗,教育,终生,启示,当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格朗教育理念对当代终生教育的启示

作者:向璐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3

内容摘要:《终身教育引论》对于终生教育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作者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项内容、各个方面,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文对此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终身教育引论》 终生教育 启示

之所以被《终身教育引论》打动,一大原因是作者在书中对于终生教育这一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作者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项内容、各个方面,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各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1]。因此,教育绝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时间长跨度长然而受益终生且持续终生的事情。 1.我们还未完全形成朗格朗所界定的终身教育立场

《终身教育引论》发表至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世界教育舞台也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状态,与终身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也不例外。如2000年发布的全民教育六大目标,二十一世纪初以来,21世纪初以来日益得到强化的终身学习观念,有学者把它看作是对教育的超越[2]。《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然而,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尚未面世,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终身教育体系至今还是并提的,两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明确说明。在一些地方条例中,各自规定的适用范围更是差异非常之大。其中有的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除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以外的各级各类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还有的称本条例所称终身教育,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组织依托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等活动。”“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外的终身教育活动。以上举出的几个条例,在排除什么上高度一致,虽在具体确定合适范围方面十分不同。显现出的相同之处,正好是与朗格朗所界定的终身教育绝不相同,都只是取其中的小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地方在对终身教育认识上的一致性与模糊性。我们已经走了很久,但仿佛忘了出发点究竟在哪里。也许有人会说,朗格朗说的是理论,是一般原则,我们的规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然而,我们的规定并不是从中国实际问题出发,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多方面利益格局既已形成并且难以打破;另一方面是行政官员长期并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及研究,轻视教育理论力量带来的结果。事实上,照这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去行动,原本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将永远无法实现,因为它不关注教育在个人生命成长发展意义上的内在价值。从根本和长远来看,它不利于每个中国公民和社会的现代转型。

2.终生教育实践中导入朗格朗理论的必要性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改革并不是必须围绕联合国发表的文件和目标转,然而教育有内在的规定性,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判断一个教育理论的好坏,不是看它的提出者,也不是只一味求新。好的理论,是針砭教育时弊,并作出了有根据的分析;是比以前的理论更深、更广地揭示教育内在的规定性,且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逻辑;是有助于教育实践变革向着理想推进,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具有这些品质。在终身教育领域内,他不仅首先作出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确定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而且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各地、人类社会在终身教育领域内的实践。尽管他的理论还需要在各国实践中和通过教育理论研究继续开拓、深化和丰富,但是当我们谈到终身教育或进行终身教育实践时,不能无视朗格朗理论的存在,不能忽视这一理论的全时空视野。我们可以前进、超越,唯一不能做的是后退,退回到他所批判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中去。我们确认的终身教育视界是:以能促进人的多方面终身发展,培养人们为创造更好世界而努力的价值取向,通过将各种教育力量形教育系统,使全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都渗透入终生教育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表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用上述终身教育尺度来探究、衡量、推进和实现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教育变革;我们需要用终身教育的内涵来重构教育与社会发展内在关系理论,进而创造变革实践。也许有人会认为朗格朗的观点已过时,现在要强调的是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但是两者完全不冲突,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关系,并不是前者包容后者,而是后者内含前者,即就是终生教育包含终生学习,结果指向终身学习,所以不存在过时问题。经典并不存在过时问题,发挥其当代价值重视其对现状的其实意义才是激发经典生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一版.

[2]罗莎·玛利亚·托雷斯:《终身学习:对全民教育的超越》.郝克明主编:《让学习伴随终——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介绍:向璐,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3d5285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