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事迹及性格特点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点

2023-04-26 15:0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松的事迹及性格特点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点》,欢迎阅读!
武松,性格,特点,传中,水浒

武松的事迹及性格特点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点



武松的事迹及性格特点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点

武松是《水浒传》中塑造的相当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英勇无惧的英雄。松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江湖人称“行者武松”。他武艺高强,重情重义,急侠好义。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今聊城市阳谷县)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善终。

武松一直以来是我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深受喜爱和赞扬。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武松几乎成了力量和正义的化身。张恨水评价武松:“天下有此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作官必为纯吏。嗟夫!奈之何!世不容此人而驱得水泊为盗乎?故我之于武松,始则爱之,继则敬之,终则昂首问天、浩然长叹以惜之。”

读完武松,一个高大但并不完美的英雄立于眼前: 1.宽仁好义

由于中国人们大都有知恩图报、有仇欲复的文化心理,并且将之成为人伦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因而凡是在这两方面表现杰出的人,很自然地就会被人们称道或景仰,武松就是这样的人。他浑身散发着一股凛凛浩荡的刚正之气,“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他同情弱小,他们仁义有爱。如景阳冈打死猛虎后,知县奖给他一千贯纹银,他怜悯众猎户所受责罚之苦,即将银子散给了他们;郓哥为他提供武大被害的线索,他就先后赍助郓哥二十两银子;武松在十字坡,两个护送公人被孙二娘的蒙汉药熏倒,张青要结果两人的性命,武松却说:“武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当即救下两个公人,又把张青给他的十两银子一发与了公人……可见,武松的宽仁好义之举。卓吾说他“是个汉子,是个仁人”;金圣叹也曾夸他“仁慈之至”。可以这么说,凡是对他讲仁的,他都以义相待;凡是对他讲义的,他都以仁相敬;诚所谓“投我以李,报之以桃”。 2.知恩重义

在孔太公庄上,武松在与宋江亲密无间、情深义重之至,向宋江说明要去二龙山落草避难,江邀他同去清风寨小李广花荣处,而武松怕连累了宋江和花荣,说:“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倘若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知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具体写出了武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和坚守“义气”的态度,不让朋友为己承担风险,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

在郓哥为自己提供武大被害的线索后,在杀死潘金莲、西门庆后,赍助郓哥十四五两银子。 3.机智、精明

武松不仅神勇,而且处事谨慎、周全、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在他身上还体现出“智”的一面。其中以武松为其兄报仇杀死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一段最为典型。

武松外出归来,见到憨厚老实同自己相依为命的哥哥变成一块用木头做的灵牌,按一般英雄豪侠性急的性格,必将不管三七二十一杀倒一片再寻理论。但武松却粗里有细,表面不动声色,地里紧锣密鼓地进行调查。他的复仇行动,有理有节,如杀嫂和斗杀西门庆而不杀王婆,向何九

1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63dff9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