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大学生婚育教育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

2022-05-07 05: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药大学生婚育教育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欢迎阅读!
药科,婚育,广东,教育研究,医药

医药大学生婚育教育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

作者:何嘉华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5



[摘要]随着高校放宽学生结婚和生育等相关规定的出台,通过对医药在校大学生的婚恋、婚育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对在校医药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婚育教育

[关键词]医药大学生;婚育教育;生殖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3-0029-01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取消了禁止学生结婚的强制性内容,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2007 7 9 日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在校大学生结婚生育是合法的。201510 月我国全面实行二孩政策。随着这些规定的出台,目前医药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婚育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目前的婚育教育是否适应需求?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课题对我校医药学生的婚育观以及婚育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高校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客观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选取了我校325 名在校生,其中男生占17%,女生占83%。调查对象专业包括医药类、管理类、化工类等。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婚恋情况、婚育教育需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5 份,回收305 份,有效回收率93.8%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恋爱现象普遍,婚育意愿低

调查显示,接近60%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开始恋爱,但婚育意愿低,接近80%的学生认为理想结婚年龄是26~30 岁,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在校大学生结婚弊大于利。以上说明学生能理智看待婚恋婚育问题。

(二)对计划生育政策了解不全面

大部分学生知道在校期间允许结婚,但对在校期间可以生育知道的人数较少,表明对在校结婚的政策较为了解,而对在校生育的政策不够了解。

(三)当前婚育教育的不足

教育的内容、形式、范围具有局限性。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中,只有第五章第三节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与婚姻观、家庭美德教育。选修课方面,以我校为例,本学期有两门相关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的《大学生婚恋指导》和外科学教研室的《性与生殖保健》,但两门选修课所覆盖的学生面有限。近几年,我校推行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通过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了解同伴教育活动,说明宣传力度有待加大。

三、医药大学生婚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特点和现行婚育教育的不足提醒我们,当前的婚育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医药院校可依托医学背景优势,开设相关课程,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拓宽教育渠道,增教育实效。

(一)家校联合树立正确婚育观

大部分父母反对学生在大学里谈恋爱,他们认为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导致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虽不提倡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但禁止恋爱的行为是否妥当?与其禁止,不如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两性问题。对青春期的大学生应当进行相应的生殖健教育,倡导正确的恋爱观与价值观。

(二)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

恋爱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婚育教育医药校可利用学科优势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比如婚恋指导、生殖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可由医生、心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师资经过专门培训来承担此项工作。不仅要掌握足够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去教,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教。

(三)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实效

普及教育与个体化教育并行。(1)开展普及性指导,即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婚育常识,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婚恋观,进行安全与健康教育等。这些内容的教育可通过思修课、选修课、讲座、主题教育、微信公众号、同伴教育活动的方式进行。2016 年我院举办了中山市公益项目“护花使者”以关爱女性生殖健康为主题的讲座,给2016 级新生普及了一场关于生殖健康的“入学教育”,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方式。同龄人讲述自身经历和体会,易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鸣。近几年我校通过同伴教育使者(主持人)在本班级开展同伴教育主题班会,推动了我校青春健康项目工作持续性地深入开展。(2)开展个性化指导。高校可通过成立青春健康协会,通过朋辈咨询对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参考文献:

1]胡庭胜,王岩.当代大学生婚育教育:挑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生版),2013472):26-28.

2]张晶贻,张军生.基于同伴教育模式的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7:12-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975c70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