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和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04 16:5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情境教学和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和心,数学教学,理学,情境,小学



情境教学和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身边实例,帮助小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理学(指教学上的)应用便于教师因材施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表现自己。本文结合自己三十年教学经验,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情境教学、心理学(指教学上的)应用作为突破口,初步探索了提高小学数学学质量的方法。



标签: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心理学应用

一、创设数学情境教学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由各种符号、定理、定义以及看似简单逻辑所构成的小数学非常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使他们从心底不喜欢数学甚至放弃学习数学!其实,我们站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角度来思考时,就会发现数学的抽象思维很强。但是目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很低,他们不容易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就是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以此使数学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很欠缺,正处于学习书本知识的过渡期。因此需要教师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重量单位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用这个与学生自身直接相关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教师要随机请不同的学生回答自己的体重,直到他们的答案中出现斤、千克等单位时为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重量单位。教师在纠正了学生刚才所回答的错误答案后,就应及时引入千克与公斤、斤的换算公式,并指出课本中关于重量单位的称呼与日常表达方式的差别。之所以要及时,是因为学生在产生困惑与好奇心时,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此时对各重量单位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深刻印象。



否定之否定原理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前面例子是由生活引向课本知识,基本教学后,可以再将知识引向实际生活,在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此巩固、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将生活情境模拟成游戏形式,师生共同完成。这样,有助于自身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的养成。



二、心理学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

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其形成不同的性格,或外向或内向,可能伴有自信、自负或自卑等特点,这些复杂的个性特点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对所有学生起到有效的作用。若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就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因材施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9b0011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