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儿保健干预的方案

2022-07-23 18:55: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危儿保健干预的方案》,欢迎阅读!
高危,干预,保健,方案

高危儿童保健干预方案



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新生儿期以及日后发育期(一般指婴幼儿时期或未成熟脑时期)内,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的婴幼儿。高危儿由于受到多种不良因素(高危因素)的影响,已经发生或存在生长发育障碍和危重病症以及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的潜在危险,与一般健康儿童相比,他们需要更多的、特殊的保护。高危儿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占活产儿60%左右,发生生长发育障碍或机体功能障碍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错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时机,将造成难以治疗的功能障碍或脑损伤后遗症。因此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必须重视对高危儿的保健,这是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儿保工作新的发展平台。

高危因素并不局限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也可出现在婴儿期或幼儿期,例如颅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缺乏早期教育和训练等,都需要在婴幼儿期进行医学监测、干预或治疗。大部分高危儿并没有疾病的表现,仍属于健康儿童的范畴,少数高危儿有发生危重病症的潜在危险,需要进行医学监测,达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医学干预,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残障。为有效管理高危儿,更好地动态监测以改善其预后,特制定“高危儿童保健干预方案” 一、高危儿的分类

根据高危因素可能产生危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可以将高危儿分3大类:


(一)健康高危儿

虽然在胎儿期、围儿期和婴幼儿期存在高危因素,但生长发育正常,医学监测随访没有发现疾病的表现。绝大多数高危儿是健康高危儿,应该作为健康儿童对待。 (二)发育临界儿

发育临界儿是以中枢发育障碍为主的高危儿。高危因素主要影响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在临床上出现中枢性发育障碍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有导致脑性瘫痪、智能低下、癫痫、视听障碍、行为异常等脑损伤致残疾患的危险。 (三)其他高危儿

常见的其他高危儿有以下几种:孕期感染致胎儿和新生儿感染TORCH感染、乙肝病毒感染、HIV感染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反复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原发性免疫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有过敏体质或缺乏锻炼的婴幼儿易发生)、出生缺陷(外表可见的畸形和基因缺陷所致的细胞与分子水平异常造成的功能障碍)

二、高危儿发育障碍监测的实施

高危儿的管理应该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原则。对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要坚持系统性、制度性进行, 主要措施是建立两个体系: 早期评价体系和早期综合发展体系 (一)早期评价体系 1 高危儿筛选与监测


1. 1 高危儿筛选 所有新生儿进行出院后访视,通过了解其出生前后情况及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筛查、听力筛查、B超检查等)筛选出需进一步监测的高危儿。新生儿期高危因素包括:早产(胎龄 < 37周)或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 2500克);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常规保健的婴幼儿进行体检(包括体格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神经系统及心理行为发育、听力及视力发育等)筛选出发育落后或异

常的高危儿进行干预治疗。 1. 2 随访监测的频率和内容 生后半年内每个月随诊一次; 半年后每两个月随诊一次; 一岁后每三个月随诊一次。每次随访了解喂养及饮食、生活习惯、两次体检之间患病及过敏史等情况。监测中严密观察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进程,测量体重、身长(高)、头围,进行发育神经学检查(儿心量表),必要时行贝利或盖泽尔测试,生后3~4个月开始定期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骨代谢、微量元素等检查。发育落后或检查异常者行相应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见后)必要时转诊。对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定期行听力筛查,适时行听力诊断试验,异常者转诊。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进行检查,必要时转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a3922c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