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闹花灯由来与传说

2023-11-19 17: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元宵节闹花灯由来与传说》,欢迎阅读!
花灯,元宵节,由来,传说

元宵节闹花灯由来与传说

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中国传统节俗的独特景观。对于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你知道它的由来与传说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闹花灯由来与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花灯的寓意介绍 元宵节谜语和答案大全 元宵留言简短语录大全 为什么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闹花灯由来

闹花灯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这是传统黄梅戏《夫妻观灯》里的唱词。几位参加“游黄山,看黄梅”雅称“二黄”旅游活动的西方游客听罢兴起,便决意再来一次“中国元宵观灯游”,这才惊叹:“中国正月十五灯节比咱的狂欢节还要热闹”!于是兴趣倍增,刨根问底探元宵。

中国人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是颇为考究的,这里的“元”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之日,这里的“宵”指的是宵夜,“元宵节”便被严格界定为农历正月十五夜间的节日了,张灯、舞灯、观灯、赏灯以及一切与灯有关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也便成了它特定的节目内容。 元宵节闹花灯传说

在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它在天上待得无聊,飞到人间瞎转悠,被猎人们误以为是猛兽,给射死了。


天帝十分震怒,立刻传旨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人,还有他们的房舍、牲畜、财物烧个精光。他们的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冒着被父王惩罚的危险,驾着祥云偷偷来到人间。

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个熟睡的人耳边轻声说出一个谜语:“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的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东猜西猜,终于有一位老人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祸了啊!”哦是这样啊。于是家家户户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

下凡防火的天兵,也被老百姓热情的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包的圆圆甜甜的元宵。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防火这件事。

闹花灯来历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各地花灯会

苏州古胥门:赏花灯人约黄昏闹元宵

2009年古胥门元宵灯会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灯会被评选为全国最具网络人气的十大灯会之一,现已演变成集苏州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全面展示吴地悠久历史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据介绍,苏州的元宵灯会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盛况空前,除观灯赏灯外,还有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灯、走马锣鼓、吃元宵、走三桥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老苏州人有句谚语称:“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这一天,女子将相约出游,走过三座桥才算完成,以祛疾病。除了古胥门元宵灯会,您想感受寻常民间元宵气氛的,可以去阊门山塘街。今年元宵,山塘古戏台特别准备了一场民俗喜庆节目,下塘的通贵桥到新民桥驳岸沿线,还挂了些宫灯渲染气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6e90c99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