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待

2022-04-28 09:3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期待》,欢迎阅读!
期待,阅读

阅读期待:开启学生阅读思维的钥匙

美学家尧斯认为,阅读期待是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期待结构。笔者认为,阅读期待是接受者在某种外部和内部因素(问题、动机、兴趣)刺激下产生的对下一次阅读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期待这一环节,创设能激起学生阅读期待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一、对学生阅读期待现状的思考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引发阅读主体的阅读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存动因。它一方面唤醒阅读主体的阅读意识,另一方面使阅读主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可以说,学生的阅读期待,决定着阅读活动展开的有效性。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1:每逢新学期拿到新书,孩子们看得最多的就是语文书,可上起语文课来却感到索然无味,常常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老师在讲前面课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在看后面的课文,待到老师讲后面的课文时,学生又可能看其他的书或做其他作业。因而出现了学生一方面吃不饱,另一方面又学不好的情况。在各学科学习情况的调查中,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不到30%。许多老师常常抱怨:唉,语文课难上啊!

2:小学生喜欢故事情节,喜欢人物形象,在预习课文时,他们急于想了解课文大概情节,阅读课文津津有味。而在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大幅度缩水。可当他们阅读课外读物时,由于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漫画、连环画类的读物,形象生动,文字浅显,所以很容易获得阅读的愉悦。因此,学生们常常感到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更有兴趣。

3:同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虽然所学的课文一样,但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读物的语言描述和篇章结构更感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的是读物中的新奇信息。在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期待会因为理解程度的不同而呈明显的差异。同是一个年级的学生,有的喜欢读童话等想象类文章,有的喜欢读写实抒情类文章,还有不少学生喜欢看解释种种新奇现象的科普、科幻类文章。课堂上同学一篇课文,有的学生劲头十足,有的提不起神来;有的读这一篇有味道,读另一篇则寡然无味。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从阅读期待角度考察,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阅读期待的高度个性化。个体知识和经验是个体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淀下来的,不同的个体就会有不同的阅读期待。这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跟学的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心理取向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阅读期待的隐含性。阅读期待是客观存在的,但许多时候,它往往要在接触具体的读物时才渐渐显现出来。当今文本解读式的阅读教学,往往因为片面追求模式,对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少了解与研究。许多教师不管上什么课文,不管学生对课文是否接触过,一上来就按自己预先的设定操作,学生要深入阅读与思考,却往往被教师拎到水面上回答浮泛的问题。教师的一厢情愿往往在学生心头形成一种隐性对抗。再次是阅读期待的渐变性。阅读主体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


的课堂教学也时刻改变着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阅读期待不断变化。但是,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这些变化,只是停留在他们该掌握了哪些阅读知识上,后续教学只是在所教基础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下去。同时受教师自身素质、应试教学、教参规定等因素制约,阅读教学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期待的把握与理想化、完美性培育。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与阐释的过程中,要重视读物对学生潜在意义的影响,使之与学生的阅读期待建立恰当的联系。那么,该如何调动学生的读期待,让课堂始终充满和谐、快乐呢? 二、激起学生阅读期待的途径

1.激发期待心理——提高阅读质量的前提。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自己内心所预想的情境,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是语文教学改革自身的逻辑延伸。可是我们的课堂常常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精心准备,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尽力做到手中有粮心不慌;冷的是学生,目瞪口呆,启而不发,大人在课堂中,神在课外游之意。攻克这一顽症有一良方——利用孩子在学习中的期待心理。王骆宾一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仔细回味,在掀起盖头前的一刹那,心中的那份期待是何等迫切!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将孩子在学习上的期待心理合理、巧妙地激发出来。常言道,阅读应从悦读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阅读期待,就会产生阅读冲动,从而给带来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18a1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