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2022-12-28 00: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建议》,欢迎阅读!
民族自治,电子政务,建议,地方,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朱慧勇

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52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制约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58-02

1 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

1.1 对发展电子政务的本质认识不足

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另外,重电子轻政务,重硬轻软。这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999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发展方式就是硬件投资,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在硬件设施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再造,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其结果是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 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

民族自治地方的电子政务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导致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协调,垂直建网自成体系、互联互通难以实现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库建设不规范、信息资源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相继出现。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存在严重冲突。缺乏规范和标准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得政府间信息共享度低、信息割据和信息资源浪费状况严重。大多数跨部门的重点业务系统被牵头部门设计成了部门内系统,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没有达成共识,自建、自用和自成体系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明显,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人为地割裂成了一个个烟囱”,潜在的信息孤岛风险突出,政府的协同能力受到极大牵制。 1.3 政府网站中的实用信息资源匮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存在着三多现象。一是空站多,在各个搜索引擎上,几乎旗县以上的政府网站都能搜索到,真正顺着链接进去的时候,却有很多不能打开。二是老站多,这些网站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有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条新信息,相当多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页的形式比较单一,网页与网页之间的链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三是死站多,大体浏览一遍所有可以访问的站点后就可以发现,大多数网站仍停留在简单的概况介绍上,其实用性不足;其中很难找到所需的具体业务部门的详细信息,而且多数没有电子邮件地址,公布电话号码的也不多。

1.4 经济发展滞后制约电子政务发展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为显著的客观事实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依托这种经济背景建立起来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观念意识和自主能力也相对较弱,政府扶贫基金和外生诱致因素的资金基本用于解决温饱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力度明显不足。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暨第五届中国政府网站评估结果发布和经验交流会显示,31个省级政府网站中,网站绩效排名后五位的是: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夏、福建、广西;在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中,10个地市级政府没有网站,全部来自民族地区;在抽样402个县级政府网站中,68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门户网站,其中民族地区占绝大多数。事实证,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和运行状况。

2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议

2.1 创新电子政务发展理念

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大力提倡政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是民族自治地方实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电子政务必须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最终也只能沦为信息孤岛。民族自治地方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存在着政府公务员的观念较落后、传统政府运作体系及机制需要较大力度改革的问题。所以,些主观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受到重视并加以解决。在改进过程中,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改变过去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现象,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在民族自治地方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加强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制定总体规划,科学设计电子政务整体构架。由于目前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很多,但是政府财力有限,电子政务发展不可能全面开花,齐头并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要明确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对那些社会需求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以及基础性、全局性的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建设步伐。正确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各自为政。民族自治地方的电子政务发展,应把网上办事、政务公开作为门户网站建设的重点,对面向公众服务的办事项目,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充分让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和群众享受到电子政务的便利。 2.3 充实政府网站信息资源

对于已经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应努力克服三多现象”,积极构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发展成为政府间互联互通、一体化的政务平台,资源整合、协同办公、突出服务。努力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发布和业务处理平台,是知识加工、知识决策和知识获取的平台。努力使政府各部门办公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通畅,通过数据挖掘、加工而使零散的信息成为知识,使相关政府工作人员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知识,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总之,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要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节省开支,不搞花架子和形象工程,避免重复建设。 2.4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由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单靠自身的资金来发展电子政务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要依赖外部资金的注入。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基本是单一计划体制,主要由中央政府提供。因此,中央政府可以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来促进其电子政务的发展。

[作者简介]朱慧勇(1987),,河南商丘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67336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