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教师个人简历

2022-07-16 06:31: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津师范大学教师个人简历》,欢迎阅读!
天津师范大学,个人简历,教师

个人简历: 荣,女,197712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2004年天津师范大学现代文学方向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天津市传播心理学会会员。

一、出版论著教材:

1.参与编写《广告策划创意学》,孙瑞祥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王国绶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二、代表性论文:

1.《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多维观照》,《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 2.《论新闻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新闻知识》,20075.

3.新记<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演进:从文艺性副刊到文学副刊》《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反思教育的责任——论新闻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历史与现状——兼谈与欧美国家研究生教育之异同》,《新世纪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规律探索》,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6.《解读现代传媒蕴涵的人文理想》,《新闻知识》,200510.

7.《党报文化:精英意识与市场份额的对话》,《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8.《啼泣中的温情——戴望舒诗歌现代意识中的东方情绪》,诗选刊,2004年第4. 三、成果获奖

1.参与《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建设,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

2.参与教学项目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新闻编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04年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 四、科研立项

1.20072008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社会问题报道中的社会心理引导策略研究——以天津主流媒介为例》(研究报告)

2.2005年-2007年主持天津师范大学青年社科基金《媒介环境变迁与媒介管理对策研究》(系列论文) 3.2005年-2007年参与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列论文) 五、开设课程


开设本科课程:传播学、报纸编辑学、新闻学概论 六、研究方向

传播学、新闻学理论、编辑学



个人简历:孙婷,女,19802月出生,中共党员,新闻系教师。2005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学硕士。 一、论文:

1、《试析党报舆论监督弱化的原因》,载《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月出版

2《习惯 隔膜 分化--浅析影响我国农民媒介消费态度的社会心理原因》,载《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月出版

3、《有张有弛 亦师亦友》,载《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月出版

4、《青少年使用班级校友录的调查分析——以某大学生班级校友录为例》,载《青年探索》2004年第5

5、《舆论监督中的柔弱化现象》,载《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9 二、科研立项:

1承担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社会转型期下主流媒体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系列论文)

2参与完成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项目城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标语口号现状评估负责天津市调研,研究报告) 三、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新闻传播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传播学概论



职称(职务)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新闻传播史 传播学 主要学术经历


19829月至19867 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19月至19927 天津师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助教进修班 19979月至19987 天津师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班 19999月至2000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084日至10日参加教育部高教司举办新闻理论培训班

200472日至16日参加教育部高教司举办新闻传播史师资高级培训班 讲授课程 外国新闻传播史 传播学 广告文案写作 承担项目

1.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都市报如何应对WTO的挑战 2.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天津新闻传播史研究 3.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报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研究 科研成果

1.著作:《天津新闻传播史》 新华出版社 20056 2.教材:《应用文写作》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12 《大学语文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812 3.论文: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闻教育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关于中国报业集团的几点思考》 《中国出版》20047 《党报社会角色的演进》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

《从〈每日新报〉看都市报的优势与不足》 《新闻知识》20038 《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33 《论中国报业集团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求实》 20026

《从世界新闻史的视角看中国的都市化报纸》 《新闻知识》20027

《浅谈新闻侵权的形式与预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4 《新闻标题制作浅说》 《应用文写作》 20012

《试论廉价报纸的产生对西方报业的影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增刊



莉,女,19663月出生,博士后


专业:新闻学

联系方式:E-mailyinli-_yinli@hotmail.comjoy-yl@163.com 教育经历

20079- 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在读 20039-20067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 19969-19997 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硕士学位 19969-20007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9-19968 新疆大学中文系新闻教研室任教

19969-1997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脱产学习。 19979-20007 新疆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任教

20009-20031 大连理工大学文学院广播和语言系任教 20031-20038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系任教 20039-2004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脱产学习 20049-20079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 20079-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脱产学习 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新闻与受者认知结构》 导师:孙旭培 沈兴耕

博士学位论文《清末民初新闻出版立法研究(1898-1926 导师:郑保卫

★《中国第一部新闻法考证》《当代传播》第一作者 2007年第6

★《论如何加强对媒介的监督——媒介批评之我见》 《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中册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课程改革与探索》 《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下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

★《从八荣八耻传播效果看议程设置的误区》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4

★《清末民初新闻自由思想刍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1 ★《报纸版面发展小史》《青年记者》第一作者20064 ★《机关报改革的三点思考》《新闻知识》第一作者20056

★《什么样的事件和活动才是有新闻价值的》第一作者《新闻与写作》20057 ★《学会新闻来源的使用和辨识》第一作者《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6 ★《建立新闻评价体系 完善质量考核标准》第二作者《新闻战线》20053

★《新闻发言人vs新闻媒介:合作与博弈的关系》第一作者《新闻与写作》20053 ★《信息公开中的政府责任》第一作者《新闻与写作》20051 ★《乐为传媒改革鼓与呼》第一作者 《传媒思想》20051 ★《方家论语:这个老头何所思》第二作者 《传媒思想》20051

★《对机关报改革的三点思考》第一作者 《论传媒改革与发展》新华出版社200412 ★《试论政府信息公开》 第一作者 《当代传播》 2004年第6

★《论党报扩大报道范围——以黄金高事件为例》 第一作者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1

★《舆论学视角下的新闻媒介与舆论监督关系》第一作者 《声屏世界》200410 ★《试论媒介素养教育 第一作者 《新闻天地》20044


★《抓住新机遇谋求大发展》 第二作者 20042期《新闻记者》

★《机关报改革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传播管理体系》中华新闻报2004722 ★《灾难报道千年障碍跑》中华新闻报200472 ★《西方报纸版面的历史演变》中华新闻报2004625 ★《业外资本进入媒介产业的不同模式比较及相关建议》 第一作者 2002年第3 中国科学院《科学新闻学术专刊》 ★《网络传播与受传者心理的几个问题》 第一作者 2001年第4 中国科学院《科学新闻学术专刊》

★《新闻与受者认知结构初探》(上)第一作者20005期《当代传播》 ★《新闻与受者认知结构初探》(下)第一作者20011期《当代传播》 ★《如何克服有偿新闻》第二作者 2000121 《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职业道德》第二作者 19995? 《新闻广场》20001 收入中央电视台编写的 《电视廉政论》

★《试论受众新闻认识结构的特征》第一作者 19995期《新闻之友》

★《试论受者认知结构的特质与建构》第一作者 19993期《新疆社会经济》著作 ★《清末民初新闻出版立法研究(1898-1927》新华出版社20073 课题

07年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立法研究》

07年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重点项目《舆论引导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07年主持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施行及其施行效果研究》 07年参与国家九八五创新基地项目《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0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党报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研究》,第一参与人

04年参与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委托项目《关于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职业道德与行业作风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

04年参与中国天津市委宣传部项目《关于完善我市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的调查研究》结题。 参加会议

20051212-14 中国广州 全球传媒研究协会第三届国际会议 主题:信息传媒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研究趋势(华南师范大学)

2004423-25 中国杭州《传播与社会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浙江大学) 2004108 中国北京 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 (中国传媒大学) 20049 天津 北京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首届年会(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200412 中国北京《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主题:科技、媒体与重大危机应对

20031213 北京 第三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200312 北京 中国传媒高层论坛(中国人民大学)

200285 大连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大连理工大学)

2000 上海 第四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

一、简介:李秀云(19724),女,博士,副教授。1994年于黑龙江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于南开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学术史、中国新闻思想史的研究。


二、著作:

1、专著:《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月。 2、专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12月。 3、合著:《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二作者),新华出版社,20056月。 三、论文:

1、《中国报纸编辑理念的历史变迁》,《新闻爱好者》,2007.9 2、《大众化编辑思想的中国之路》,《新闻知识》,2007.6 3、《张申府的副刊编辑思想》,《新闻界》2007.1

4、《客观主义报道思想在中国的兴衰》,《当代传播》2007.1

5、《张申府与〈大公报·世界思潮〉》,《探索与实践》(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

6、《知识的灌输抑或能力的训练》,《探索与实践》(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 7、《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新闻知识》2006.11 8、《中西新闻事业大众化形成机制比较》,《新闻界》2006.3 9、《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萌芽的阐发》,《新闻记者》2005.1 10、《任白涛的两个第一》,《新闻爱好者》2005.1 11、《梁启超与〈庸言〉杂志》,《新闻知识》2005.8

12、《留日生与中国新闻学的建立》,《留学生与中外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8 13、《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到底何时刊出?》,《新闻爱好者》2004.2

14、《党报权威性辨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1 15、《黄天鹏对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贡献》,《新闻大学》2003年秋季号 16、《梁启超的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南开学报》2003.5 17、《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义》,《新闻知识》2003.12 18、《任白涛:中国早期新闻道德改革的倡导者》,《军事记者》2003.5

19《谭嗣同人格魅力探析》,《天津师大学报》1996.2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6.2 20《儒学的层面剖析与重建途径》《学术交流》1996.3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6.7 21、《略论历代执法者的传统职业美德》,《道德与文明》1996.3 22、《广播电视报之借势发展》,《声屏世界》2002.5(第二作者) 23、《广播电视报一版定位之思考》,《中国出版》2002.8(第二作者)

24、《电视新闻学教育浅析》,《探索与实践》(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月(第一


作者) 四、科研立项: 主持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新闻学术史 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大公报》专刊与天津社会文化 3. 天津市教委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

4.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大公报》专刊与天津社会文化的变迁 5. 天津师范大学青年人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研究

参与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报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研究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天津新闻传播史

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 五、开设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学术史



个人简历:李蓓, 女,19778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20007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毕业,2003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学术机构兼职:天津市社会心理协会会员

一、出版论著、教材:

1、《广告策划与创意》(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代表性论文:

120033月,《家庭类报纸的立体策划》,《新闻前哨》

220047月,《浅谈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握及对策》,《新闻知识》

3200411月,《打造版面形象——党报改革的必要举措》,《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 2004年卷) 420055月,的选择——中西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及动因探析》《新闻知识》


5、《中美新闻教育培养目标之比较》,《现代传播》,2005年第5

620071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塑造完整人格——媒体商业化形势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新闻知识》

720071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塑造完整人格——媒体商业化形势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新闻知识》

8《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谈让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月版

三、成果获奖:

12004年,项目知识教育??能培养?素质提升——新闻编辑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天津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04年,获天津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奖。 32007年,课程《新闻写作学》获天津师范大学优秀课程称号。

四、科研立项:

1200412200612月,主持天津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课题《中美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研究》

22002——2005年,参与天津市高校十五教材规划项目《广告创意学》。 3200442007年,参与天津市教委项目《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

42005920069月,参与天津社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 5200512月,参与教育部项目,《中国当代新闻学术史》

五、开设课程:

新闻采访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学、 新闻写作学

一、 个人简历

姓名:王艳玲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71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学历:研究生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

学术兼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 二、出版著作

1、著作《新闻学概论》(合著,43万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3月版。

2、编著《电视文艺学导论》(独立完成,30万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月版。

3、专著《在无序中探索有序――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专著,23万字),新华出版社20073月版。 三、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3期,一枝红杏出墙来——漫谈电视散文 2《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钱钟书与卡夫卡的精神对话 ——从《围城》与《城堡》看中西文化精神之差异

3《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电视戏曲: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嬗变的新形态 4《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5期,对当下电视言情剧的道德思考 5《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试论宗白华《艺境》之境界

6《社会》2002年第9期,结构与秩序:网络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

7《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建设中国化传播学体系的一个学术基点——评戴元光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8《现代传播》20035期,浅谈电视新闻的文化属性

9《当代电视》2004年第8期,女性心灵之绝唱——电视剧《青衣》断想 10《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电视新闻与艺术思维

11《影视艺术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5期,女性心灵之绝唱 ——看电视剧《青衣》断想

12《电视研究》2004年第8期(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专刊)坚持改革开放 为经济腾飞营造舆论氛围

13《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4期,解读文艺美学研究及当下意义 14《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谢晋电影潜在的史诗意识及整体建构

15《文艺理论文摘卡》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解读文艺美学研究及当下意义 16《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专辑)西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刍议

17《当代电视》2006年第4期,用镜头语汇讲述真实的故事 ——郭西昌纪录片创作特色辨析

18《新闻知识》2006年第4期,网络舆论真能实现广泛的民意表达吗? 19《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电视科技节目表达方式刍议

20《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新闻博客: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21《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3期,简论文艺批评家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22《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媒介生存 23艺术教育2007年第6期,浅谈当代文艺批评 24《名作欣赏》2007年第7期,现代形态的诗性美学 ――解读宗白华的《艺境》及其风格

25《电影评介》200710月(第20期)电视风光类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新尝试——电视纪录片《中国侏罗纪公园》观感 四、科研项目情况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国影视教育研究》(在研项目) 2主持2007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研究》(在研项目)

3、主持200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试论20世纪90年代的影视艺术批评研究》(在研项目)

4、主持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试论电视新闻的文化属性》(已结项)

5、参研河北省教委的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邓小平理论与新闻舆论导向》(已结项) 6、参研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河北省广播电视集团发展策略研究》(已结项) 五、其它社会活动

1策划并撰写了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华中人民的长城》的申报立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于2005428日批准为重大历史题材立项,准予拍摄。

22007年为中央电视台的《讲述》栏目策划和撰稿了三期节目。 3、电视文献纪录片《战地军医罗生特》的撰稿之一。 六、研究方向

广播电视文艺理论、影视艺术批评、艺术学原理 七、开设课程

先后开设过《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外电视史》《报纸副刊研究》《广播电视概论》《影视艺术概论》文学概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研究》等课程。



孙卫华,1975430日生,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003 9-2006 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传播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媒体与社会 网络文化 媒介批评

教授课程:传播学/网络传播/媒介素养/广播电视新闻个案 科研情况

1. 发表论文

1. 《民主乌托邦:博客人的冷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月,2007

8月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2. 《旅游消费过程与人类传播的良性互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5

期,200711月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 3. 《法国电视频道特色》《中国记者》052

4. 《电视两种传播模式的社会学思考》 《新闻界》052

5. 《浓缩的精华-评〈大众文化与传媒〉》《中国广播电视学刊》056 6. 《频道专业化和广告的目标营销》《电视研究》054 7. 《把握报道的避免新闻失范》《新闻与写作》048

8. 《不拘一格 独辟蹊径-点评央视〈社会记录〉》《当代电视》200410


9. 《电视广告的目标营销》《当代传播》052

10. 《媒介关于弱势群体报道方式的思考》《新闻界》2006年第4

11. 《延续50年的奇迹-评〈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中国广播电视学

刊》064月刊

12. 《电视广告的三种消费主义叙事》《电影评介》20067月刊 13. 《电视广告的乱象研究》《当代传播》2006年第4

14. 《当代中国电视剧题材的阶层偏向》《电影评介》20068月刊 15. 《电视分众媒体的品牌塑造》《声屏世界-广告人》2007年第1 16. 《媒介反社会行为报道的缺失思考》《新闻知识》200612

17. 《关于负面新闻报道的理论辨析》《传媒与社会秩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4



18. 《传播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学论文集〉,天津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20071231日星期一

19. 《凤凰卫视咨询台的前景和广告价值》《凤凰广告时讯》047 20. 《冷看竞赛类节目的热播》《青年记者》041

21.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探源》《中华新闻报》043月份 867 22. 《中国近代报纸广告掠影》《中华新闻报》044月份 870

23. 《低价入市 良性互动-〈申报〉的广告经营》《中华新闻报》047110 24. 《频道专业化时代的广告营销策略》《中华新闻报》045 103

25. 《无声的反抗——〈无美吟〉看林黛玉的女性意识》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 增刊 2002

2

26. 《试比较分析尤三姐与曹七巧》发表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7. 《〈活着〉悲剧叙事的嬗变-从小说文本到影视剧文本》,即将刊发于《电影文学 28. 《浅析名人博客的受众接受特征》,即将刊发于《当代传播》

2. 专著编著情况

1. 专著《媒体市场化与电视分众》于20074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2. 参与编撰《大学语文》尹士玮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50000 3. 《中国新闻学之最》方汉奇主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100000

3. 主持参与课题


天津财经大学2005年度校预研性课题市场化语境下的社会分层与电视分众,主持人 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电视剧编剧艺术 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

科研获奖情况

2005年,由《青年记者》、人民网传媒频道、《青年报刊研究》三家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所递交的论文《电视广告的三种消费主义叙事》荣获一等奖

姓名 陈留留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8 学历(学位) 硕士 职称(职务) 讲师、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影视理论、纪录片创作研究、电视摄像

主要学术经历

1998.92002.7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影视教育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92005.7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讲授课程 电视摄像 纪录片创作研究

承担项目 校青年基金:观众收视心理与电视新闻摄像关系研究(已结项)

科研成果 论文:

《现场与过程——浅论电视新闻摄像》(《新闻爱好者》2007.12月(下半月版))

《轻松新闻、轻松看世界——试论<新闻FUN轻松>与观众收视心态的契合》(《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2007.3

《专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提高——关于<电视摄像>教学的几点思考》《探索与实践——新闻传播论文集》()2007.3

《无法忘却的心灵申诉——二战民族创痛记之法国篇》(《电影》2005年第5) 《站在东京废墟上的孩子——大友克洋》(《电影》2005年第3)

《从discovery看中国专业化频道的发展策略》(《长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1)


东方梦工厂”——日本青春偶像剧研究》(《电影新作》2004年第2) 剧本《谎言》(《绿野》2003年第3)

获奖经历:

2007年获天津师范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网络平台版二等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689933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