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浣溪沙》详解及翻译.doc

2022-11-04 15:0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浣溪沙》详解及翻译.doc》,欢迎阅读!
浣溪沙,文言文,详解,中考,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浣溪沙》详解及翻



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o萧萧暮雨子规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

50

1. 薪水,县名,今湖北淆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同游, 见《东

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 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 娘曲

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 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 抒写羁旅之思。

4. 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

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 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 前水果却西流”。

5. 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 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 风光,


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 论。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

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漫,

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 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 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 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 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中的“渐”字一样,均 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 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 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 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 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 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 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 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

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 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 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 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99ef22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