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年的由来及习俗介绍

2022-03-20 11:3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小年的由来及习俗介绍》,欢迎阅读!
小年,习俗,由来,有关,介绍

有关小年的由来及习俗介绍



小年的时间差别

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除夕夜——〝小年〞

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江苏南京等地:正月十五——〝小年〞

相传明成祖朱棣篡权夺位后,南京百姓对其残忍和苛政怨声载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灯会怀念上一位帝王的宽政,于是元宵节成了南京的小年. 小年的由来

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人间的坏话.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 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


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

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小年习俗 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 祭灶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饮食

过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糖瓜.饴糖.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扫尘土

扫尘土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捧寿,犀牛望月,()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 洗浴婚嫁

过小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由来及习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a44a53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