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2022-07-02 14: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西林壁》,欢迎阅读!
西林



文星小学“二三六生本互动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内容 授课年级

5、古诗两首 四年级

知识与技能

导学 目标

课时 备课时间

9·11

课型 主备教师

新授课 李莎

1 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 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 悟诗情。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导学 重点 导学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句的意思。

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理解,边读边想,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情感及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具 课文范读录音。 导学

学生自读、质疑、讨论,老师解疑。

方法 教案 使用 导学 流程

授课班级



教师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诗人苏轼

情境

导入

吗?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画家,又叫苏东坡,“唐宋八

绍,了解诗人。

大家”之一。今天,我们来一起人。 学习他的一首诗。



自主 学习

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

文,理解文中

带注释的字、词的意思。

感。

1 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

交流

展示

互相指正。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通过朗读,初感课文大意。

正,读好,养。

精讲 导学

(一)解诗题,知作者。 (二)抓字眼,明诗意。

1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

- 1 -

班级人数



授课时间



学生活动

执教老师



设计意图

集体

合备

个人 细备














(三)多诵读,悟诗情。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这首古诗既描绘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风景,又借物喻理。想认识饰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的分析,才不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诗的意思。 2、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决。

运用 通过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情和理。 诗。

归纳 小结



运用 提高



题西林壁



横→岭

板书 设计

变化莫测

侧→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看庐山 哲理 远→近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千姿百态 高→低



教后 反思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b389e3998fcc22bcd10d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