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创作论文

2022-08-05 14: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子音乐创作论文》,欢迎阅读!
电子音乐,创作,论文

电子音乐创作论文

概要:作者想强调的是音乐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创新,创新是音乐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者曾经在“音乐创新”的问题上与导师深入讨论过。虽然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会走很多弯路,有时甚至是看不到希望的,但是还是要坚持创新。试想如果很多年以后,我们弹的钢琴曲依然大部分是贝多芬莫扎特时期的钢琴曲,那是不是音乐发展的一个悲哀呢。所以音乐时需要创新的。在何训田身上,这种创新的特质非常突出,这也是何训田为什么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是一个作曲家的灵魂所在。我们应该学习何训田这种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何训田音乐中的精髓所在。但是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去学习打开自己的视野,也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增强自己的创造力。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创新”的这种意识。我们要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去创造音乐

何训田的创作思维主要提出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他的思维独特,不走寻常路,作品是最能够反映一个作者思维独特性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很难从其他作曲家当中找到身影,第二个是他的思维的“包容性”,以其专辑《波罗密多》为例,在专辑作品中我们能听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也有中国佛音乐的元素还有电子音乐元素。在专辑中,何训田非常喜欢使用重复和贯穿的发展手法,在音乐技法上,何训田使用的是传统音乐技法与现代音乐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音乐调式上,何训田使用了中国民族传统五声调式和国外的泛调式相结合的手法,在音色的使用上,何训田使用的是电子音乐调制音色和常用乐器音色相结合的方式,综上所述,何训田在创作上是不拘泥于一种风格或者一种乐器以及调式上的,所以,我们说何训田在音乐创作的思想上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

何训田虽然独特,但他的独特是建立在传统和以前已有的作曲技法上的,例如在《春歌》作品的发展手法上,何训田借用了音乐编排上借鉴了法国拉威尔的名作《波莱罗》的手法, 同样以渐进渐强盘旋式上升的调式安排。何训田虽然一直在强调在音乐的作曲和作曲观念上应该反传统,但是何训田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传统学习的,正如我们曾在前文提到过,何训田的童年是在教堂附近度过的,在那里,何训田自学了和声、复调、配器等知识,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者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习和继承发展之上的,没有对传统很好的继承就谈不上很好的创新。在教堂学习的那段时间,何训田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何训田一直在强调创新,但是在何训田早期的岁月中,他是非常重视传统音乐学习的。 所以,我们要重视传统的学习,而传统的学习是离不开借鉴和模仿的。我们在以后的音乐创作中要多去借鉴已经有的作品,借鉴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是对前人行之有效的驾驭作曲技术的学习,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be920c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