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孟和

2022-04-11 02: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孟和》,欢迎阅读!
孟和

基本资料

陶孟和,原名履恭。社会学。祖籍浙江绍兴,1887115日生天津。他从194910月起担任中国科学副院长。19604月,赴上海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会议,未及会议召开,因病于17日去世。 编辑本段北大执教记事

陶孟和的父亲陶仲明是一位塾师,他幼时随父在近代教育家严修创办的家塾中就读。这所家塾半日读四书五经,半日读西学。西学由张伯苓教,课程有英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1904年严氏家塾改为敬业中学堂,1906年迁址改称南开学校。陶孟和成绩优异,旋以官费生被派日本留学,1906-1910年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历史和地理。当时,他对中外地理特别感到兴趣,曾和同学杨文洵搜集大量资料,编译《中外地理大全》一书,共两卷,上卷为中国之部,下卷为外国之部,1916中华书局出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在10年中再版7次。

1910年,陶孟和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学习社会学经济学191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4-192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 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陶孟和起初执教《社会学》、《社会问题》、《英文学戏曲》等课程,以后又增加了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原理》等课程。这些都是新兴学科的课程,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名流学者。

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陶孟和极力支持蔡元培整顿北大的改革主张和措施。在本职工作之外,陶孟和在多方面出力襄助蔡元培的校务工作。

1919年,陶孟和赴欧考察时,特别注意为北京大学罗致人才。当时他在英国见到李四光丁燮林丁西林即盛赞他们为“不多觏之才”,致函胡适说“望与校长一商,如能得两君来吾校,则大佳矣”。后来李、丁两位俱被蔡元培延聘至校。他是参与管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委员,负责英文杂志的选定工作。由于他知识广博,尽职尽责,所选的杂志,非常恰当。他出国时,也要热心为图书馆选购图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各种文化活动十分活跃,陶孟和积极参与其中。在编辑学校刊物方面,他是《社会科学季刊》的编辑员,《北京大学月刊》的顾问。陶孟和与马叙伦等发起成立哲学研究会。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曾参加过哲学研究会的活动。1919年冬,在北京的新民学会会员十几人曾联合“请蔡子民、陶孟和、胡适之三先生各谈话一次,均在北大文科大楼。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毛泽东每次都参加,在他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陶孟和正是这时与陈独秀、胡适等相识相知、共同战斗的重要一员。他担任《新青年》编辑,对《新青年》非常热心,尝与友人盛赞《新青年》的精神。他在19193月致胡适函中说:“设《新青年》之精神得以贯彻,亦可喜也”。在《新青年》杂志上,从第2卷(1917年)至第8卷(1920年),陶孟和共发表10余篇文章,有《社会》、《我们政治的生命》、《战后的欧洲》、《怎样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的人民的分析》、《新青年之道德》、《贫穷人口问题《女子问题》《论大学教育《大学课程问题》、《留


学问题》、《论平民教育运动》等。在这些文章中,他极力提倡科学和民主,提倡改革和创新社会制度,提倡研究社会问题和调查社会实际情况,主张改革和发展大学教育以及拥护平民教育运动改革,充分表现了他的学态度和改革精神。

陶孟和这时还非常赞赏苏联的变革与发展。1924124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陶孟和表示了深切的悼念。226日,他李大钊马叙伦郁达夫、丁燮林、沈尹默47位教授致函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求政府与苏联恢复邦交。函中特别指出:“苏俄以平民革命推倒帝制,„„其显扬民治,实吾良友。”



从建院开始,陶孟和就分工主管编辑出版工作。为了加强这一工作,他推荐古生物学杨钟出任编译局局长。鉴于过去许多科研论文及著作都是用外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或出版的,国内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也出版过一些学报和刊物,但一直没有全国性的权威刊物,院领导首先决定出版综合性刊物《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及供国际交流的英文刊物《科学记录》同时作出了扶助国内各重要专门学会、研究会等发行科学期刊的规定。除此之外,对审定自然科学名词,翻译介绍苏联及其他国家科学著作,以及出版科学普及读物等作了安排。

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积累,著书立说者日渐增加,中国科学院决定于1954年成立科学出版社。陶孟和对科学出版社特别关心,从出版的方针、任务和工作都作了指示。 1956, 在遴选《中国科学科学记录》编委会成员时,大家认为这两个刊物是科学院主办的的综合性刊物,陶孟和作为副院长分工领导出版工作,本身又学识渊博,担任主编是适当人选。但陶孟和从全局出发,坚决谢绝。他说,自然科学刊物要由自然科学家主管领导。陶孟和虽不担任《中国科学科学记录》两刊的具体领导,但对这两个刊物十分关心,经常到编辑室给工作人员讲编辑刊物应注意些什么,应具备哪些必要的科学知识要他们看《自然》科学《发现》等英文科学刊物,学习它们用词的准确性、科学性,要把好文字关。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准备刊登十年科学成就的文章,陶孟和还曾亲自建议编辑部向周培源和斯行健约稿,他们的文章不但有水平,外文也写得精采,这使工作人员深受教益。

为加强编译出版工作的统一领导,避免组织重叠,19551227日,中国科学院决定撤销编译局,成立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科学出版社、院图书馆以及后来成立的科学情报研究所都归属该委员会领导,由陶孟和担任主任委员。根据陶孟和的指示,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积极组织领导所属各单位,密切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努力地为科学研究工作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7d0ab1ea300a6c30c229f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