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与主观公平感:悖论及解释

2022-04-15 09: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媒介与主观公平感:悖论及解释》,欢迎阅读!
悖论,媒介,主观,公平,解释

The Internet and Justice Perception A Paradox and

Explanation



作者:朱斌[1];苗大雷[2];李路路[1]

作者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2]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页码:78-89

年卷期:2018 6

主题词:网络媒介;社会公平感;个人公平感;社会认知;相对剥夺感



摘要:在一个社会不平等维持在较高水平的社会,主观公平感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聚焦于客观社会经济结构与主观公平感的关系,揭示了其中存在的社会认知机制与相对剥夺机制,却较少关注影响这两种机制的具体因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介的使用对主观公平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媒介的“守门人”效应更弱,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社会不平等信息。这一方面提高了网络媒介使用者感知到的社会不平等程度,降低了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另一方面,网络媒介使用者通过向下比较反而降低了相对剥夺感,从而提升了个人公平感。这一发现反映了中国社会中主观公平感的变迁趋势,应引起各界重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362823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