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生活感悟随笔

2023-02-06 18:3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生活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儒家,生活感,道家,随笔,下班

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生活感悟随笔

著名作家胡野秋曾说过,*需要传统文化回归,首先应该是普及,于丹做的就是普及*的工作,可能以前就是私塾老先生讲的,但很久没人讲了,大家就不知道了,现在听起来感觉很新鲜,长久听不到这些声音了,所以有人说她讲的是*式的心灵鸡汤。“仁”者从人从二,于丹讲的更多的是人世间温暖的道理,很亲切不远人,这是她爱欢迎的原因。

“仁”是从小事做起

*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于丹说,*人从来都是儒道相济的,上班的八小时你可以是儒家,在社会上担当责任,八小时以后就可以是道家。儒与道是我们生命中两种文化基点,它并不是一些外在的经典,而是由我们内心完成的一种唤醒,它本来就存在,就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唤醒。

于丹举了一个例子:央视“感动*”候选人里面有一位河北的普通农村妇女,在30年里默默抚养了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用自己的心温暖了世人。如果是富豪做这件事就是慈善,而穷人做就是圣贤。所以说,孔子说的“仁”是从小事身边事做起。

凡事叩问内心

孔子的学生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不忧不惧是君子。学生疑惑:这样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你每天叩问自己反省自己都不感到愧疚,对得起良心,那还不是君子吗?

于丹觉得孔子这句话在竞争的时代特别重要。每个人每天做完了世间一切事情,晚上睡觉之前想一想,是不是做到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每一件小事都能做到尽心尽力坦荡光明,也就是老话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君子这个概念,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很难,知易而行难。

为什么做不到君子呢?于丹认为是由于我们的心被遮蔽了。我们大家都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觉悟本身是一个佛家用语,“觉”字头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悟也有一个“心”,真正的觉悟是在遮蔽之


下自己的心能否看得见。有些*字仔细琢磨大有含义。

于丹说,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向外去发现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不是难事,但向内发现一个无比深刻的内心,今天仍然很迷茫,仍然看不见,不知何去何从,儒家告诉我们这条路就是叩问内心,一切从最朴素、最简单的做起。

怎样算孝顺

孔夫子有三个理想共12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于丹说,现在的人都知道让父母天天吃得好住得好,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孝顺的关键在于“无违”,举个例子,一位从老家到深圳来闯荡的孩子,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于是把父母接过来,虽然是吃得好住得好,可是你天天数落父母,“你的生活习惯还像是过着苦日子,现在日子好了,还需要这样吗?”这样就不是孝顺。

于丹说,还有一个词叫*难,这两个字就够我们想一辈子。说到陪伴父母,我们总说没时间,经常回家送钱,人一冲上去,下面车都不熄火,放下东西就走,其实你就是空着手回来父母心里都会非常的高兴。“老者安之”,外在安身、内在安心。外在你让父母老有所养,内在你需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公民基本道德,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让父母脸上有光*

于丹说自己年轻时读《论语》最喜欢里面的一些宏图大志,“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越读越简单,读到最后发现,如果连老者、朋友、少者这三点都不能做好的话,根本没办法“治天下”。

信誉是进步的基石

对朋友要“信”。于丹说,职业生涯走得很顺,能够不断往上提升的人,并不一定是当年学校里的学习尖子,因为这些孩子容易恃才傲物,而一些*水平一般但是人品和信誉很好的孩子,却在参加工作后一帆风顺,所以人品和信誉才是职业生涯的基石。

另外儒家讲究“知人”,知人其实并不容易,有一个故事说得好:一对渔民夫妇,青梅竹马,一辈子都没有吵过架,妻子每天把鱼身给丈夫吃,自己吃鱼头鱼尾,就这样过了60年,老渔夫有一天对妻子说,他一辈子没提过要求,最后一个要求是让他吃一次最喜欢吃的鱼头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460d4e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