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2023-09-15 16:1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人的玉石情结》,欢迎阅读!
玉石,情结,中国人

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收听青春之声,我是落尘,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中国是美玉之国,玉器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灿烂光芒贯穿中华文明的全过程。玉,因为其坚硬的质地,清晰细密的纹理,温润的光泽,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又因为其稀有,得之不易,而更加珍贵;加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文人墨客对其文化内涵的赋予,使其作为中华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作为中国人权力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和财富的体现而源远流长。在人们心中,玉是美好与高尚的象征。它符合中国人勤劳善良、百折不饶的情操。古人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可见玉在古人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对玉的另一种赞美,更是对玉的一种崇敬。玉石经过精心雕琢就成了玉。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皆爱玉,玉作为文化和艺术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琢磨、收藏、鉴赏„„

玉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人类文明尚处于酝酿中的原始社会,玉首先就作为权力的象征而存在。在原始的宗教祭献活动中,人们在巫师的带领下,簇拥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走向神圣的祭坛,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到他们身上。《周礼》中记录了六种被称为“瑞”的玉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统治者用它们来祭拜四方天地。此时,玉是代表与天对话的法器,代表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对玉器的膜拜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定。

而对于玉的含义,自古就比较广泛。汉代许慎说:“玉,石之美者。”因此一般说,自然生成的、加工后能成为细腻匀润、色彩鲜丽、质地坚韧、化学性能稳定的美石,都可在玉类归述。我们平时说玉其实以软玉和硬玉为主。软玉类,是指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硬玉也就是辉石类,有隐约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玉无论软玉还是硬玉要求都是一致的,即质地坚硬致密、色泽晶莹鲜丽为好。但玉文化确实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她充溢了中国整个历史时期,关于玉的鉴赏也丰富无边,深不见底。

看玉的好坏是鉴赏玉的关键,“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道出赏玉的核心,一般它的标准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看玉的比重,比重越大,玉越珍贵。其次是看玉的硬度,硬度越强者玉石越佳。然后是看玉的色泽,红的为翡,绿的为翠,翡和翠布满就可以成为宝石。当然玲珑剔透也是一个方面。还有是听玉的声音,者为佳,哑者为劣。最后是看做工,玉同艺术相结合才突显它的价值。从时间上说,玉有古玉和新玉之分,古玉是文物,新玉则是艺术品。

我们所指的“新玉”是“新工”“旧玉新工”,它们是近些年制造的。没有长时间经人把玩,或没有入土过,没有天然色沁过的。而古玉则是有年代的、通常指汉代以前。古玉的刀法比较精美,文饰亦较古朴,所以即使不是出土的古玉,而只是传世玉,也极为迷人。

在封建社会,玉对于权力的表现越来越系统化和制度化。中国古代社会是阶级意识很浓厚的社会,各阶级各守本分,而不僭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在玉文化上有很明显的体现。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至高无上的天子用权力获得最上层的宝玉,不同品级的官员也因为权力大小而获得不同品质的玉器,这一点在封建的法律文典上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唐代的“大带制度”规定文武三品官以上才能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


佩银带。不同官衔的人佩戴不同的玉佩,行走时根据玉佩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官员的等级,闻其声,知其人就是如此而来!

战国时代的和氏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价值十五座城池,为了争夺它,秦国和赵国险些发生战争。君主拥有最宝贵的玉器,就代表着他拥有至高的权力,所以他们不惜发动战争来争夺玉器。

同时,玉文化的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很坚固的文化信仰,叫“执身如玉”,人们以玉的品质作为自身德行的标准。玉,由于其自然属性,加之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历来受到士大夫、文人雅士的厚爱。他们常以玉喻身,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同身份的人,佩戴不同质地的玉来寻找同类;一个人的修养和身份,也通过他所佩戴的玉器来直观的表现。中国古代的君子在佩戴玉时,他们的行为要更加的庄重和恭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律的声音,仿佛这种清脆的声音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主旋律,能净化人的灵魂。

世界上最精彩的玉,产于新疆和阗。凝固的玉的龙脉,在大山的腹中,深藏了亿万年。这玉的龙脉是大自然最精彩的结晶。随着天地沧桑,一部分玉的龙脉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风雨冰雪之间,又呈现出别一种玉的资质。经历了风刀霜剑的挥斫,一部分玉滚落在山涧、河流之中,这玉是一大群星星般的魂魄,人们称之为“仔玉”。这玉是玉的龙脉的孙儿,最具生命力量又历经磨砺。这玉彻心彻骨地和光同尘,与风雨雷电,水火冰雪,相亲相融,是真正承受了天地灵气的人间精魂。玉是大自然对于人类最美好的馈赠,可惜只有中国人对它怦然心动,因为只有中国人发觉了玉的美好,而且倾心倾情。

玉,来到人间,便分成了古玉和新玉。一是因为玉来到人间有先后,更因为人间爱把玉琢刻雕镂,而这琢刻雕镂也有年代的先后。于是在大自然中不分古今的玉,在人间被分出了今古。然而古毕竟太古老了,也因此越是久远年代被琢刻的玉,越让人心向往之。与瓷器广为盛赞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器不同,可这三代是夏商周三代。只一点,便见出了玉的朦胧美意、天空海阔。我见过夏商周一片片冰雪般排开的玉铖、玉斧,和铖斧之上用一堆堆岁月研磨出来的木木讷讷的孔,至今可以想见我们祖先的手泽和心痕。岁月无所谓长短,人生也无谓长短。为着一个寄托,向着一个目标,耗尽性命,过尽岁月,生命可以见出它的永久,岁月可以不见了今古。玉,让人无限敬仰我们的祖先。在熙攘匆忙的日子的缝隙,在一些路边的小摊上,弯腰挑出一个毫不起眼的远古小小的带孔的玉片,妙处难与君说。而这难与君说的妙处,却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已藏得太久。

生成了亿万年的玉,遇到了中国人之后,才变成了通灵宝玉。而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性的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的精魂。因为玉也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泻。中国人活着,像玉一样,去世了,最神圣的悼念,也是“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性。玉碎了,碎了还是玉!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魂,近百年不折不挠奋斗,中国人有的就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维持着自己的尊严。具有玉的精神的中国人,是永远也不可战胜的。

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7376c1ddccda38376baf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