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养殖

2022-10-24 03:5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闸蟹的养殖》,欢迎阅读!
大闸蟹,养殖

大闸蟹的养殖

选苗

蟹苗有人工繁育和天然捕获两种。天然捕获的蟹苗由于来源较复杂,水货较多,价值昂贵,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人工繁育蟹苗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严格控制其亲本规格的大小,这样就保证了所育蟹苗的纯正性和成活率,价格只有天然蟹苗的一半左右。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用人工蟹苗还是比较合算的。 饲料

使用高品质的全价颗粒料与使用小麦、玉米等传统投喂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喂方便。2.适口性强,不易污染水质。3.养殖效益明显。如果确实买不到大闸蟹专用全价颗粒料,我们可自己配制饲料,但必须添加虾蟹脱壳素。 饲养管理

1.合理的投饵量和投喂时间。不同的生长阶段,投饵量不同,每天的投饵量要根据当天水温和上一天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要将饲料定点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池边浅水处,投饵的时间可选在每天的傍晚时分。

2.做好对水质的控制和调节。①经常利用生石灰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质清新。②蟹池的水位,春季保持在0.61米,夏季可加深到11.5米。③换水时内外水位差不能过高,最好能保持常年微流水。

3.做好巡塘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大闸蟹在养殖的过程中是颇为讲究的。首先,就是要给阳澄湖大闸蟹一个天然无污染的环境,让大闸蟹在天然的生态系统中养殖,这样才能够保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阳澄湖大闸蟹对于水位的高低,以及养殖场地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场地面积不能够太小,水位不能够太低等等。当然,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大闸蟹对水质要求严格,人们就发现了改善养殖水质的办法,就是通过生石灰达到改良谁知道效果,除了这一个办法之外,就是在池塘上面种植一些水草。水草对于水质的净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适当的水草还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夏天还可以起到调节水温的效果,让阳澄湖大闸蟹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当然,还可以在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池塘上养殖一些螺蛳等软体动物,养殖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给阳澄湖大闸蟹提供高蛋白的物质,也能够保证养殖的阳澄湖大闸蟹肉质更加鲜美。 1、加强防逃设施


防逃直接关系到成蟹的回捕率。阳澄湖大闸蟹的攀爬能力很强,夏季的大风大雨会刺激大闸蟹外逃,故梅雨之前应加高加固塘埂,检查防逃设施,并备好防汛物资。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进入秋季以后,阳澄湖大闸蟹性腺趋于成熟,由黄蟹脱壳为绿蟹,准备进行生殖洄游,此时最易出现逃逸现象。另外,蟹池边不能有高秆作物,防逃墙四周最好做成圆弧形。 2、栽种和培育好水草

俗语“蟹大小,看水草”,说明水草是影响阳澄湖大闸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夏季高温期,水草除可为阳澄湖大闸蟹提供栖息、隐蔽、脱壳场所及植物性饵料外,还可以起到遮荫、降低水温、改良水质等作用。种植的水草以水葫芦、菹草、苦草等阳澄湖大闸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为佳,面积应占蟹池的1/3 1/2 3、保持良好水质水域环境

保持良好水质水环境是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的第一制约因素,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效益。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搞微流水养蟹。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发生缺氧现象,并使池中产生大量青苔,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生长。在夏季应每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23ppm、生石灰

1015ppm,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为大闸蟹补充钙质,促进蟹体蜕壳生长注意两者施用时间应隔35天。另外,高温期最好每隔35天换水1

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并保持11.5m的水位,透明度控制在3540cm。由于秋季昼夜温差大,水质易恶化,初秋时应勤换水。随着水温降低,换水次数应逐渐减少,最好保持透明度在45cm左右,水位11.5cm左右,保证水温较稳定以利越冬。

4、保持良好科学投饵方法

科学投饵夏季是阳澄湖大闸蟹生长旺季,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在此阶段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小麦、南瓜等的比例,以利阳澄湖大闸蟹聚积体能,并防止性早熟。秋季正值阳澄湖大闸蟹育肥时节,应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阳澄湖大闸蟹体重的5%8%,投喂时间以800100017001800为宜,其中傍晚的投饵量占全天的70%,每次投喂量应以上次稍有剩余为度,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阳澄湖大闸蟹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加强管理病害防治

夏秋季节为蟹病的高发季节,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大规模的病害发生。定期采用内服和外用相结合预防蟹病,外用药物有甲壳净蟹安;内服药有板兰根、脱壳素。夏季水温高,水质易变坏,蟹体抗病力弱,最好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平时应不定期地用漂白粉、蟹宁等泼洒全池;在此阶段最好每月用抗菌素药物等拌饵投喂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87ddc9a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